您的位置: 马鞍山新闻网 > 媒体看马鞍山 > 正文

“爱心妈妈”培育两弃婴成才

2019-08-23 17:06:55 来源:安徽日报

家住马鞍山市和县善厚镇皂角村的村民李立兰,今年已经79岁。24年前,她先后收养了两名弃婴,并抚养长大。2015年,两个孩子分别考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和华侨大学。这位普通农妇的大爱事迹,成为乡邻间争相传颂的美德故事。

记者:您是怎么遇见两个孩子的?当时年龄多大?

李立兰:1996年冬天,我路过善厚镇韩桥村与桃园村交界处时,听到一阵婴儿的哭声。然后,看到一个还在襁褓里的婴儿,浑身发抖。当时,婴儿的裤裆里挂着盐水瓶,身上还有纱布,说明孩子才出生几天,要是没人管,估计就活不了了。我觉得可怜,就自己抱回了家。因为是在路边发现的,所以给孩子取名叫“路路”。没想到,同样的事情还会遇到第二次。几个月后,从万元村回家途中,在路边的枯草里发现一个只有几个月大的女婴,找了半天也没发现孩子的家人,我只能又抱回家。

记者:您把两个孩子抱回家收养,您的家人对此是什么态度?

李立兰:那时候老伴还在,但是家里困难,也没多少田,儿子身体不好,自家人生活都缺吃少穿,还要养两个孩子确实压力大。他们都不同意,要我把孩子送出去。我说,抱回来了咋能再送回去?抱来了就不后悔,我就自己养,当自己的孙子、孙女养。

记者: 这些年您是怎么过来的?在生活和教育方面是怎么照顾他们的呢?

李立兰:家里条件不好,孩子也跟着吃了不少苦。刚抱回来的时候,孩子没有奶喝,只能买牛奶,没钱买就去赊账。后来,好心的邻居们也伸出援助之手,不穿的衣服送来给两个孩子穿。平时吃饭也是饭多菜少,不过孩子们都很懂事,没有嫌弃,有什么菜想着让我先吃。

两个孩子12岁那年,老伴去世,此后我一个人抚养他们,收垃圾、打零工、养虾子,什么都干过。好在孩子们学习很刻苦,因为家庭困难,从小学到高中,村里、镇上给了许多帮扶政策,没怎么花钱。高中以后,他们每逢寒暑假就去打工,为家里减轻负担。最辛苦的时候是高中时,为了照顾他们,我就到县城陪读,一边照顾他们的生活,一边靠捡垃圾挣点钱。这些年就这样慢慢熬过来的,转眼间现在他们都20多岁了。

记者:两个孩子的现状如何?您对他们的未来有何期望?

李立兰:现在两个孩子已经长大了,也很争气,顺利考上了大学。大学期间,他们勤工俭学,刻苦努力。今年大学毕业,他们还想继续学习,正在准备考研究生。看到两个孩子有出息,我很高兴,希望他们以后能继续走正道,成人成才。

(记者 贾克帅 通讯员 郭彤彤)

[编辑: 戎小平 ]
分享到:
12/29 竣工通车!
12/27 马鞍山慈高区获批国家创新积分制试点
12/22 马鞍山:打造长三角“白菜心”
12/16 安徽马鞍山:当好生态修复“模范生”
12/15 从“环境洼地”到“生态福地”
虽已入冬,在横跨长江两岸的安徽省马鞍山市,江风徐来,吹面不寒。有着“网红打卡地”之称的薛家洼生态园里,草木茂盛,不远处长江航道轮船往来,汽笛悠扬,吸引众多游人驻足欣赏美景。 [详细]
12/10 马鞍山盘活土地“内存”
12/03 相邻一家亲 相融创共赢
相关新闻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