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马鞍山新闻网 > 要闻 > 正文

骨科、眼科、血管外科专家教你如何健康“宅”

2020-02-24 10:32:17 来源:都市快报

原标题:骨科、眼科、血管外科专家教你如何健康“宅”



滨江一小区,市民在跑步锻炼。 记者 江玥 摄


多数杭州人已经在家宅了一个月了!年轻群体们耐不住“肥宅”模式,开始居家健身,但部分锻炼小白没热身就剧烈运动,结果发生了膝关节损伤;也有坚持“不动”模式的,有基础心血管疾病的要当心了,长期久坐不动可能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有大伯因此进了ICU;还有过着“超长寒假”的孩子们,在线上课或在线摸鱼,避不开的用眼过度导致眼干涩,常揉眼睛被家长误以为多动症……


各年龄人群如何健康“宅”?我们邀请了三位血管外科、骨科、眼科专家来教你。记者 章贝佳 通讯员 王意菁 陈晓华


女生玩体感游戏扭到膝盖 严重的话可能是半月板撕裂


宅家模式中,有躺吃一天的,也有运动过量导致关节损伤的。


许多玩腻了手游的上班族们现在转而启动健康的体感游戏模式,在家打拳击、打网球、参加马里奥的奥运会……


骨科专家提醒:在家运动要适量,现在就医不方便,应尽量避免运动损伤。


一位24岁的姑娘近日线上咨询浙大二院:“我在家用switch跳舞把膝盖扭了,肿起了一大块,走路酸痛,腿伸也伸不直,我是不是骨折了?要不要马上来医院?”


她发来了照片,右侧的膝盖已经肿成左边的快两倍大。


经询问,她没热身就连续跳了近一个小时,跳跃屈腿动作比较多,然后,扭伤了。


“不要再尝试伸直腿了,轻则关节扭伤,重则半月板撕裂,少走少动,不要长时间盘腿,膝盖保持功能位(稍微弯曲些平放,约175°钝角弯)。”


浙大二院骨科副主任医师王卫解释,如果是门诊,可以通过触诊、转动确认有无扭伤,也可做核磁共振排查有无半月板撕裂,但目前杭州还处于疫情管控中,建议先在家休养观察下,可用红花油和喷雾剂缓解肿痛,不能再剧烈运动了。


“一平米健身”也要科学适量


尤其注意保护膝关节


“这位女士有运动习惯,半月板撕裂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但如果一直无法消肿,就还是得来医院做核磁共振检查,如果真的撕裂了得做微创修复手术。”


王主任提醒,目前全民宅家中,很多人都开启了“一平米健身”习惯,做自重训练或体感游戏健身——习惯是好的,但一定要根据个人身体素质量力而行。


“膝关节是常见的运动损伤关节,里面有半月板,前后交叉韧带,内外侧副韧带,关节结构复杂且重要,健身中应尤其避免膝关节高度屈曲、盘腿等膝关节高负荷动作。”


如果已经发生了健身损伤状况,可以居家观察2-3天,看疼痛肿胀有无缓解。


如观察几天后发现膝关节肿胀、疼痛加重,甚至伸直、弯曲均有困难,应当停止相关健身运动,及时到专业医疗机构进行体格检查和影像学评估。


天气放晴转暖 要出门锻炼的话


记得热身和循序渐进


最近一周气温持续升高,很多在家憋久了的人忍不住要出门锻炼了,有些只是小区里慢跑放放风,也有登山爱好者已经准备工具去爬山了。


但多数人已经长时间没有运动了,而由于肌肉的耗能量比较高,在不运动的情况下,身体不需要那么高的能量消耗,可能会有一定程度萎缩。


“最近出门跑步或爬山的话,一定要记得运动前热身和运动后拉伸,时长和速度都应循序渐进,不要过于勉强、剧烈或时间过长。”


王卫主任提醒,跑步前的热身一是活动开关节,二是拉伸肌群。“关节是最容易发生运动损伤的,因而各个关节都要活动到。”


首先是膝关节,可以摇晃活动膝盖;然后踝关节,脚尖点地摇晃腿部,再是髋关节,手扶髋转动腰部,再是腕关节、颈椎等,都转动润滑下,最后做15个深蹲,就可以开始跑了。


拉伸动作运动前运动后都建议做,可以缓解酸痛,让线条更好看。


“如果很久没运动了,建议不要一下子就开始对抗运动或剧烈长跑,可以快走和跑步交叉进行,即使身体素质不错,也建议循序渐进地恢复运动。”


60多岁大伯每天只走一两百步


静脉血栓引起肺栓塞


“最近半个月我们科接诊了近十位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并没有基础性心血管疾病,就是因为近期动得太少了。”浙江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医师蒋劲松主任说。


前日接诊了一位60多岁的大伯,已经因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导致肺栓塞了。


“下肢深静脉血栓就是在深静脉内形成血液斑块,血栓可以由深静脉脱落,经血液循环,导致肺栓塞,危及生命。”


疫情期间,大家习惯长时间坐沙发躺床上看电视,容易导致血液淤积,形成血栓,这时候大部分病例表现为脚肿,然后起身做一些必需的活动如上厕所、吃饭时,肌肉一挤压,血管里的血栓就落到肺动脉里去,这是很严重的并发症。


这位大伯入院时脚肿、胸闷、呼吸困难,氧饱和度只有百分之八十几,比有些肺部感染患者还要严重,蒋主任立刻给他做了手术,在下腔静脉加了网,防止血栓掉入肺里,然后再把下肢的血栓取出。


大伯术后还在ICU里作进一步治疗。


据大伯的家人说,他脚肿的状况已经持续三天了,整个春节因为不能外出,每天都坐在沙发上,日均步行不过一两百步。


50岁以上更多发 往往是急性发病


心血管病患者更要当心


“最近医院接诊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都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症状是下肢肿胀、疼痛或者温暖的感觉。”


静脉血栓栓塞症临床发病率挺高的,在美国每年有超过90万人患静脉血栓栓塞症,是美国第三大心血管疾病。


蒋主任提醒,下肢深静脉血栓症往往是急性发病,有心血管疾病基础的患者尤其好发,如下肢静脉曲张、高血压、糖尿病、中风等,但不是绝对的,临床上也常见没有任何心血管疾病基础的患者。


血管外科专家给疫情居家者的三个建议


“久坐或久卧不动是血栓形成的明确病因。”蒋劲松主任提醒,血栓很危险,但可防,大家长期居家时一定要每天记得多喝水、多动动。


多喝水能够稀释血液,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血栓发生的几率。


活动量每天都应该有,但老年人也不用很剧烈,定期每隔一个小时起来走走、做做操,几分钟就好,可以对血液流通起到很好的作用。


如果是卧床或者是坐轮椅的老年人,无论是否疫情期间都建议每天做一下踝泵运动。省人民医院康复科朱迪和金振华医生专门制作了居家运动示范小视频,内容步骤依次是桥式运动、踝泵运动和直腿抬高运动,大家可扫本版二维码观看。


蒋劲松主任还提醒,若有了明显的脚肿、下肢疼痛症状,还是要到医院来诊治。


超长寒假


孩子们也有干眼症状了


家长不要以为是多动症


“特殊疫情时期,最近门诊患者并不多,除了青光眼、眼底病术后复查和眼外伤这样的急症,普通眼科门诊患者很少。”浙大二院眼科中心视光部主任倪海龙说。


急重症不多,但超长假期带来的用眼过度问题却不少。线上咨询中,许多人询问如何缓解干眼症状,其中还有不少是小孩子,表现为“眼睛干、疼,经常眨眼睛、揉眼睛”,有家长甚至问:“我孩子是不是有多动症?”


“干眼症原本是在中老年群体中更加多发的,因为它和年龄、泪腺分泌功能及糖尿病风湿病等一些全身器质性问题及用药等相关,近年来门诊中有干眼症状的小孩子数量一直在上升,因为常揉眼睛,有些家长会误判为结膜炎或多动症,其实不是。干眼者通常会出现眼烧灼感、异物感、痒等,会出现视力波动模糊感,一些人还伴有眼酸胀眼痛等。”


倪主任说,这个被迫延长了寒假导致孩子们都得在家线上上课,电子阅读时间及不正确的用眼姿势都超过了往常,确实容易出现干眼症状。


“正常人每分钟眨眼10-15次,看书时大约10次,但在看电子屏幕,尤其是打电脑游戏时一分钟可能只有4-6次,眼睛眨眼次数少了,泪液分泌少了,水分蒸发加快了,自然就干了。”


在线上课的学生们


远程办公的上班族们


请养成这些用眼习惯


“不过短期用眼过度引起的干眼症也只是一个短期症状。”倪主任提醒,干眼其实是个综合征,短暂性的干眼症状是不会实质影响视力的,通过改变环境和用眼习惯就能有效改善——


建议在学习工作时,开一下房间里的主光源,房间里的湿度也要注意,别太干;用眼时间遵循“20、20、20”口诀(阅读、书写、看手机及电脑等20分钟后,要抬头眺望6米外远方至少20秒以上放松下);此外还可以补充下维生素A,有助于干眼症。


疫情当下,很多人不敢轻易去医院看眼病。给大家提供一个简单的自我判断眼睛健康的方法:


首先观察,手按一下眼睛四周是否有压痛,眼睛红不红,眼皮肿不肿,有没有黄白色的分泌物及干痒等,如果以上都是否,再自测看远看近是否都看得清晰,看得舒适持久,那基本可以确定有没有器质性病变。


普通眼部不适,家长可先通过改善孩子的生活习惯来解决。

[编辑: 宫建华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