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马鞍山新闻网 > 要闻 > 正文

奋力冲刺,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2020-04-27 12:22:18 来源:安徽日报

四月春浓万物新,脱贫攻坚战犹酣。在大别山区,岳西县菖蒲镇毛畈村产业基地已瓜果飘香;在破罡湖畔,宜秀区白泽湖乡龙华村扶贫工厂贫困户正抢抓生产;眼下,广阔的宜城大地,数万名党员、干部仍战斗在脱贫一线,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奋力冲刺。

四年前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时的殷殷嘱托记忆犹新。四年来,安庆市牢记嘱托,坚持党建引领,强化保障措施;坚持精准施策,提升帮扶实效;坚持协调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果,全市66.6万贫困人口脱贫,375个贫困村如期出列。

凝心聚力,旗帜引领脱贫路

群山环绕,从县城出发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驱车近一个小时才能到达大山深处的太湖县城西乡大龙村。离主干道20余公里,四周大山耸立。交通不便、基础薄弱、资源匮乏的大龙村在2014年贫困发生率超过30%。 2017年4月,该村4名村干部因经济问题被集体查处,大龙村“穷根”没拔掉,还落下了“软弱涣散”的病根。

强了主心骨,脱贫才有谱。正当大龙村最困难之时,2017年4月,安徽工商职业学院的扶贫工作队来到了大龙村,重振了村民们的发展信心。 “刚刚到村时,村里就像一盘散沙,乡亲们也没有发展的动力。因此,我们工作队下定决心,必须‘聚沙成塔’,全村上下拧成一股绳谋发展,才能真正改变落后。 ”没有一刻耽误,大龙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胡捍东带着扶贫队员很快为村里谋划了完整的发展“路线图”。因地制宜,发展林下养鸡、艾草加工、乡村旅游……三年来,大龙村在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一刻不停地追赶跨越发展。去年该村脱贫户人均纯收入达7321.6元,贫困发生率降至0.52%。

强党建就是强发展。为将组织资源及时转化为扶贫资源,安庆市全面调动各方精干力量投入脱贫攻坚战,全市共有6696名乡镇街道干部、872名选派帮扶干部、7740名村干部、1421名县乡党委选派的党建指导员、27000多名联防长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同时,该市还注重挖掘培育农村本土人才,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培养造就一批“土专家”“田秀才”助力脱贫攻坚。

脱贫攻坚根本之策发展产业。产业强不强,关键看“头羊”。安庆市通过在产业基地、产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产业链上建立党组织,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让贫困户富在产业链上,形成以村党组织为核心、产业链党组织为基础的“一核多元”脱贫攻坚组织体系。目前,全市共建立农村产业链党支部596个,实现贫困人口辐射全覆盖。 “建强建优基层党组织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基础。我们在选人标准上,也大力选拔经济能人、技术能人以及致富典型、示范带头人等进入村‘两委’队伍,让他们在脱贫攻坚战中发挥更大的带动作用。 ”安庆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桂锐说。

补短固强,分类施策谋长富

四月的岳西县菖蒲镇毛畈村,满目翠绿,丛丛茶树中不时穿梭着忙碌的身影。 “我现在是春季在家采茶,夏季给村里的漂流项目当筏工,其他季节再干点装修活。年收入五万元以上没问题。 ”正忙着采茶的毛畈村脱贫户杨严胜乐呵呵地说,虽然两个孩子上学,家庭负担重,但年收入比过去的纯务农翻了好几倍,感到很满足。

杨严胜的脱贫得益于近年来毛畈村的发展。该村将脱贫攻坚与农村“三变”改革和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引导村民将土地流转、入股,建起了129亩的水果基地,办起了果酒加工厂。凭借天仙河穿境而过的优势,又整合美丽乡村建设资金兴建旅游设施,发展起漂流、采摘、民宿等旅游项目。地处大山、资源贫乏的毛畈村,如今通过整合资源,扬长避短,已有419人如期脱贫,村集体收入去年突破50万元,打了个“翻身仗”。

“今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一方面要持续巩固脱贫成效,确保高质量脱贫。另一方面,还是要继续补缺补差,确保小康路上不落一人。 ”安庆市委副秘书长、市扶贫办主任童宏葵介绍,今年以来,安庆市聚焦未脱贫户、脱贫监测户、边缘易致贫户和“老少病残孤”等困难群体(“三户一体”),进行全面摸底排查与预警,并根据不同的情况分类施策,多点发力构建防止返贫致贫机制。同时,统筹推进非贫困村的脱贫进程,加大对贫困人口基数较大、集体经济薄弱、基础设施较差的非贫困村的集体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建设的支持力度,防止新的“不平衡”问题出现。此外,该市还通过开展“干部下基层”专项行动,构建市直责任单位与县(市、区)间的“双向评价”机制等不间断查问题、补短板,确保不留问题死角。

解决问题不含糊,巩固成效不松劲。提供技术支持,编制针对108个特色产业的《精准扶贫技术手册》;汇集资金优势,在市内对5个贫困县开展县域结对;推动人才下沉,安排253家市直单位、派驻248名县处级驻村第一书记,实现市直单位帮扶贫困村全覆盖……全方位的保障措施下,2019年安庆市已脱贫户年平均收入突破12000元。

“实”字当头,要素聚集攻难关

眼下,中草药材贝母即将成熟。望江县凉泉乡湖滨村返乡创业带头人胡友平创办的梦江南生态农业产业园里,700余亩的贝母基地已是葱绿一片。去年,望江县率先在安庆市开展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试点工作,胡友平所在的湖滨村被确立为示范试点村。征信记录良好又广泛带动当地贫困户发展的胡友平,被确定为首批信用户,获得信用贷款30万元,用于发展产业。“我们基地去年带动了约80名贫困户在这务工。有了这笔贷款,下一步扩大生产的计划也能马上开始,到时候相信还会吸纳更多贫困户到我们这里就业。 ”望着即将丰收的贝母,胡友平说。

望江县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试点以来,已累计授信72674万元,用信3206万元,有效调动了金融资源向农村集聚。今年,安庆市还有两个深度贫困县望江县与太湖县计划摘帽。进一步加快各类资源向深度贫困地区聚集,是该市脱贫攻坚工作的要务之一。

去年,安庆市在利用市级财政对望江和太湖两个今年摘帽县各安排专项资金2000万元支持的基础上,组织大观和迎江两个没有扶贫开发任务的区,分别与太湖、望江开展市内县域结对帮扶,每区支援结对县2000万元资金,其中1000万元为帮扶资金,1000万元用于采购农副产品。为进一步减轻两个未摘帽县资金压力,安庆市还大力推进两县土地增减挂钩交易,解决资金难题。刚刚过去的一年,太湖完成交易2826亩,交易金额达9.89亿元;望江完成交易2662亩,交易额9.46亿元。

“对深度贫困地区的帮扶,既要精准,也要务实。在物力支持上,我们要求市直单位积极回应摘帽县请求支持的需求清单,基本都做到了有求必应。 ”童宏葵表示,去年安庆市落实望江、太湖贫困县退出需求对接清单149个支持事项,涉及直接或向上争取资金约3.1亿元。

目前,安庆市共完成66.6万贫困人口脱贫,375个贫困村如期出列,贫困发生率降至0.3%。

[编辑: 戎小平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