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马鞍山新闻网 > 聚焦 > 正文

小龙虾“钳”出致富路

2020-06-04 04:34:39 来源:

绿树荫浓夏日长,稻田捕虾身影忙。6月2日,走进含山县仙踪镇五里村“金稻渔”特色产业基地,上千亩的稻田纵横交错,工人们收网、倒虾一气呵成,一筐筐挥舞着大钳子的小龙虾陆续被抬上了岸。“我要这8筐,赶紧过秤。”前来采购的巢湖客商王老板对小龙虾的品质很满意,过秤、换筐之后就直接把虾拉走了,并说要“明天再来”。

“稻田里养出的小龙虾,颜色亮、个头大、又干净,品质很好,我每天都要售出上千斤,价格在20元一斤左右。”该基地的经营主体安徽仙淮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法人龚有芳表示。今年,在财政产业资金扶持、市县农技专家指导下,她将“金稻渔”特色产业规模从300亩扩大到了1100亩。

通过稻渔综合种养,一田两用、稻虾双收,亩均增效3000元;村集体入股,获取项目收益,年底集体分红达5万元;流转农户土地,安排贫困户务工,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五里村党支部书记凌祖江表示,后续村里将加大统筹安排,号召领头人带动贫困户,延伸产业链条,形成特色品牌,把特色种养产业扶贫做实做细。

近年来,我市围绕贫困户和贫困村集体经济增收,持续优化做实“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通过强基地、育主体、促联结、调结构、防风险,不断做大做强贫困地区特色种养业,产业扶贫受益范围逐步扩大,产业发展效益不断提高。截至5月底,全市已发展特色产业扶贫园区(基地)28个,主体带动贫困户3217户,农业特色产业扶贫自种自养贫困户2098户。

今年,我市将推进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鼓励两县一新区将“四带一自”产业扶贫工程实施对象扩大到贫困发生率较高的非贫困村和“边缘户”,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加强园区建设,突出主体带动,优化产业结构,强化指导服务,开展特色农业保险,建立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主体带贫激励机制、带贫减贫长效机制,实现产业兴旺、农民致富、乡村振兴。

记者 邓婷婷 通讯员 陈婧媛

[责编: 张琦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