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马鞍山新闻网 > 聚焦 > 正文

迎水面盖堵 他俩50多次潜到3米水下

2020-07-18 01:50:20 来源:皖江在线

“快来,这里发现了背河散浸!”

雨下了一整夜,丰山桥下的河水水位一夜涨了五六十厘米。7月16日7时,郑蒲港新区姥桥镇菱湖村村委会副主任张乾胜接过“接力棒”,开始在河堤背水面巡堤查险。7时20分,在拉网式排查中,张乾胜发现丰山桥旁位于郑蒲港新区境内的河堤背水坡有散浸点,“发现的时候,心里咯噔一下。散浸点虽小,但若不能及时处理,就会形成管涌,甚至导致更严峻的险情。我立即上报了情况。”

接到电话后,姥桥镇菱湖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许向阳立即从另一个防汛点赶来。召集抢险队伍、调集抢险车辆、运送抢险物资、装填砂石袋……近100名抢险人员组成“传送带”,将1500个砂石袋迅速在散浸点周围垒成2米多高、直径3米左右的“养水盆”。“养水盆”筑成了,子堤内外的水压差降低了,有效地缓解了水压对堤坝造成的损坏。为了让“养水盆”更加牢固,抢险队员们在“养水盆”外围打下7根木桩,并用铁丝将木桩绑紧、连接、固定。

“养水盆”蓄好了,但迎水面仍要盖堵,这对抢险人员的水性要求极高,需要潜到水下进行操作。抢险人员不仅要将15根6米长的木桩打到水下固定,还要将竹篾子用铁丝绑在木桩上,覆盖到河堤迎水面。而此时已是下午3时。

“我来!”“我也行!”44岁的许向阳和村民杨宗文立即站了出来。他们知道,护堤刻不容缓,没等众人缓过来,他俩扛着木桩立马跳入水中。

尽管已入夏,但汛期的河水仍旧冰冷,让刚入水的许向阳打了个哆嗦。容不得多想,撑了撑劲,许向阳立即开始固定木桩。

打木桩、系竹篾、倒砂石……六米长的木桩被钉入水底,深深地扎在了水下。为了固定好外障,许向阳和杨宗文在水中一泡就是4个小时。

天色越来越暗,河水越来越冷,蚊虫在水面肆虐。

为了让竹篾子固定严实,他俩50多次屏住气息,潜到3米水下,加固外障。等到他们上岸时,众人才发现他们的嘴唇已冻得发紫、身上也伤痕累累。

“你俩回去歇歇,剩下的交给我们。”“不行,防汛第一!不彻底把险情控制住,我心里不踏实。”不等身上干透,许向阳又继续投入到战斗中,指挥抢险队伍,继续加固河堤。

直到晚上11时左右,散浸点险情终于被控制住。此时距离发现险情,已过去近16个小时。

“我是党员,更是一名退伍海军,我不上谁上。”许向阳平静地说。

文/图记者 任德玲 刘明培 通讯员 丁刘彬

[责编: 邵国权 ]
分享到:
07/17 李国英督导检查长江干堤防洪抢险工作
07/18 袁方在督导采石河流域、和县防汛抢险救灾工作时强调
07/18 闻“汛”而动赴一线 众志成城卫家园
记者昨日从市直机关工委获悉,我市各市直机关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全力以赴冲锋战斗在抗洪抢险救灾第一线,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详细]
07/18 我市民办初中今日起报名
记者昨日从市教育局了解到,我市民办初中报名工作将于7月18日至20日进行,市区和三县小学毕业生的法定监护人需在配合学校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持户口簿原件、义务教育(小学)完成证书原件及复印件一份,到各招生学校进行报名(须提供九位数的小学毕业号或身份证号,防止因重名错报),并现场对报名信息签字确认。 [详细]
07/18 马钢省科技重大专项《减振降噪车轮研究开发及产业化》通过验收
07/18 守堤护家园 13天日夜连轴转
“不是我不想回家,现在是特殊时期,作为村党支部书记,这个时候,我肯定要冲在前,带领村民守好大坝,护好家园。”从7月5日进入防汛“战时”紧急状态,博望区新市镇新河村党支部书记邵新刚已连续13天没回过家,吃住都在圩堤上,巡堤查漏、筑坝保堤,毫不马虎。 [详细]
07/18 百名武警官兵驰援护河西山河抢险
7月17日上午,当涂县5小时降水量达到150毫米以上,暴雨引起护河镇发生山洪,导致该镇西山河埂段发生一处塌方和三处漫堤,沿线四个村民组200多亩农田和50多户居民受到威胁。当地紧急采取应对措施,并请求武警马鞍山支队进行支援。武警马鞍山支队第一时间组织了100人的救援力量,迅速赶到事发现场展开救援。武警官兵和当地组织的100多名抢险队员协同以最短的时间,筑起一道80米长的子埂,保住了身后的200亩农田和80多户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 [详细]
相关新闻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