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小鸡刚送过来的时候好小一只,现在你们看看,都长这么大了。”9月20日,含山县林头镇裕林社区杜庄自然村的贫困户郭佩成一边喂鸡一边说。郭佩成今年69岁,还有肢体残疾,他家因残致贫,2014年被认定为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在帮扶干部的帮扶下,2017年顺利脱贫。
今年,利用特色种养业政策,裕林社区扶贫干部帮助郭佩成家购买了200只小鸡。“我养的鸡现在很多都有四五斤了,母鸡生蛋卖的钱还可以用来补贴喂养鸡的稻谷钱。”郭佩成的帮扶责任人严德春和他一起算了一笔账,到了年底,把这些鸡都卖了,除去养鸡的成本,至少得赚1万元。郭佩成去年家庭收入共5万多元,今年预计收入7万多元。
同样,今年48岁的盛双五是林头镇裕林社区盛疃自然村的贫困户。考虑到他之前得过脑梗,不能做粗活和重活,扶贫干部按照“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精准施策,给他送去了100只鸡仔。养鸡最重要的就是防止鸡瘟,每天早晨盛双五都要清理鸡圈,用水将鸡圈冲得干干净净。一日三餐按时喂养鸡仔,细心观察它们的动态,不敢有丝毫马虎。他把这些鸡仔当作宝贝一样,一直精心照顾,看看小鸡一点点长大,他的心里也越来越踏实。
“社区的扶贫干部经常过来指导我,告诉我要怎么养,怎么防止鸡生病,给了我很大的信心。”今年七月份的时候,盛双五卖了30只鸡,一共卖了1300多元。除了特色种养业政策,盛双五这几年还享受了小额信贷、“雨露计划”等帮扶措施。今年,他的女儿也大专毕业了。“女儿出来工作了,她也能挣钱了,咱家的生活真是越过越好喽。”盛双五的脸上有着掩藏不住的笑意。
为有效激发贫困户干事创业、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含山县林头镇一直鼓励有条件、有能力、有发展意愿的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业,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发展养鸡、养羊、养鱼、养羊等自种自养项目来增加收入,并在资金、技术上予以大力扶助,让贫困户由脱贫走向致富。
记者 苏自山 通讯员 张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