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马鞍山新闻网 > 要闻 > 正文

数“聚”城市未来 创新“皖”美生活

2020-10-27 12:38:27 来源:中安在线

采访团记者体验vr设备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10月23日至10月26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和天津、浙江、安徽、湖北、重庆五省市网信办联合主办的“2020·指尖城市”网络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安徽。来自中央和安徽主流网络新闻媒体的20多名记者,先后深入芜湖、合肥两市,运用文字、图片、短视频、直播等融媒方式,记录安徽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的新成就。

近年来,安徽在数字创新领域不断取得新成果,智慧生活、智慧政务、智能制造等方面均取得长足进展,数字化已经成为安徽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词。四天的一线采访,一篇篇生动报道,呈现出一个个智慧场景,在安徽,未来生活的样板已经触手可及。

智慧产业展现未来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下好创新“先手棋”、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近年来安徽产业发展势头迅猛的“主引擎”。

“诺奇,打开空气净化器。”“好的。”随着这样的对话,空气净化器就完成了启动,在5G应用场景下,安徽企业研发的智能机器人管家可以通过语言指令为人类完成所有联网家用设备的控制,这样的极具未来感的家庭生活在“芜湖数谷”已成为现实。

按一下拉手上的按钮,行李箱自动跟着跑;戴上一副窄窄的眼镜,一块仅自己可见的大屏幕出现在眼前;机器人手臂能持毛笔准确写出汉字……在芜湖,一系列基于大数据和5G的智能化场景正在转化为现实应用。

同样充满未来感的场景也在合肥包河区上演:驾驶员双手放开,方向盘自动转向,遇到障碍汽车自动停车避让,自动驾驶在这里成为现实。2019年8月,安徽省首条自动驾驶5G示范运行线落户包河区塘西河公园,以庐州大道、方兴大道、徽州大道、中山路合围而成,全长4.4公里,同时对自动驾驶车辆和普通车辆开放。

“具备了无人驾驶的示范意义,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中国网记者黄磊试乘后表示,面对后车超车等突发情况,汽车均做出了正确判断,在不远的未来,这项技术在合肥一定会变得更加完善。

智慧社区安全便捷

2017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和安徽省委、省政府分别出台了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纲领性文件,均就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打造智慧社区提出要求。

下载手机APP,点击上传几张图,芜湖市华强社区居民杨来香原本要跑一个星期的业务,现在指尖在手机屏幕上点几下就办好了。作为安置社区,华强社区的居民大多和杨来香一样户籍在别处,办证要拿着材料在居住地和户籍地来回跑,个把礼拜才能办好,随着智慧社区建设,芜湖市把业务办理从线下搬到了线上,下载手机APP“皖事通”,110项业务足不出户就能办理。

基于大数据,智能社区能让生活更加便捷,区域监控系统智能人脸识别,垃圾智能分类,自助服务一体机……在合肥市天鹅湖社区,智慧应用无处不在。数字孪生社区已经将整个社区“数字化”,并接入市直18家单位,通过把社区事件中的位置、时间、人物、视频等信息结合时空技术关联起来,形成可查、可看、可选、可分析、可调度的“社区一张图”。俯瞰屏幕上的社区模拟图,工作人员用“指尖”就可以管理社区事务。

AI智能外呼平台、智能门磁、智能猫眼……一系列人工智能在天鹅湖社区内形成全面又贴心的服务网,系统通过数据分析社区老人的行为轨迹,一旦发现异常就会发出预警,及时守护老人安全,让子女更放心。人工智能已经解放了“网格员”60%的工作量,社区工作人员从而有更多的精力上门为居民提供更多更细致的面对面服务,“认识人,讲上话”,社区工作也做的也越来越扎实。

高空抛物监控视像头

智慧政务快速高效

刷二代身份证,两分钟办好社保卡,一分钟打印出个人征信证明……在芜湖市智慧城市协同指挥中心,记者看到,基于大数据信息化的应用,芜湖市一系列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政务服务已经搬到网上并推出相应的应用和终端,在极大的便利百姓的同时也提高了相关的职能部门的效率。

此外,芜湖市三代社保卡还以技术升级为核心,建立了惠民服务卡管系统,按持卡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归集共享财政、人社、医疗、户籍、计生等数据信息,初步建立了共享目录,搭建了医疗、交通、文化、旅游、楼宇、校园等领域的系列应用环境,做到了“一卡畅行芜湖”。

“一门通达、一网通办、一窗通办”,在合肥市高新区,群众同样享受到一站式服务。依托安徽政务服务网及皖事通平台,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通过“互联网+政务服务”运行审批平台对单个关联事项进行集成,一网受理,一窗核验,自动分发到相关业务部门开展并联审批,并可通过EMS邮寄的方式送递全部证照。在该中心,无论社会事务、投资建设、商事服务或者婚姻登记、农民工业务都可以到综合办理窗口迅速办理。截止今年9月底,所有667个区级事项全部入驻政务服务大厅,共完成办件量10.8万件。

为进一步便捷群众办事,合肥市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设立7*24小时自助服务区,配备社保、不动产证明查询打印、商事服务、税务发票申领及代开等各类自助设备,可服务事项542个,其中“秒批秒办”事项142件,涉及民生、工商、税务等多个部门,将原先的白天8小时服务延伸至24小时自助服务“不打烊”,极大方便企业群众办事。

智慧监测防患未然

“它能检测到最小泄漏量是0.3升每分钟,定位精度不超过两米,该项指标不低于国际同类产品。”在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了我国自主研发的“管道漏失智能检测球”,这个排球大小的球体经过一趟管道“长途旅行”就能找出沿途的微小渗漏点。“不要小看这些渗漏,如果长期不管就可能在地下稀释出空洞,从而导致路面坍方。”

在数据分析基础上的灾害研判,可以为灾害防控提供可靠保障。在该院巨灾科学中心,一系列关于城市灾害防控的实验平台正在建设,涉及城市生命线、人员安全、多灾害环境、公共大数据等多个领域。其模拟火灾现场的燃烧假人实验系统获取了CMA资质认定,这也意味着该平台可以作为第三方提供检测服务,出具消防服装的整装测试报告。

灾害预警不仅可以通过实地检测,还可以通过太空遥望。“高分1号、2号卫星主要是清晰的看见地面的光学影像,而高分3号卫星则可以通过雷达传感实现穿越云层的地面图像获取。”通过卫星“天眼”望穿云层看到地面受灾情况,并判断出可能出现险情的位置,地面人员前往目测观察,使用勘测仪为大坝“做CT”,查出坝体“病患”,指导抢险队员堵住渗漏、管涌点。在今年抗洪期间,芜湖高分中心“天上看、地面跑、地下探”的结合监控,为防汛抗洪提供了科学的指导依据。

基于一系列大数据的收集和应用,城市背后的“智慧”正在默默为群众安全保驾护航。

四天行程里,来自中央和安徽主流网络媒体的记者们深入一线边采边发,记录下智慧安徽创新发展的生动故事,写出了《打通服务惠民“最后一公里”芜湖“办事大厅”送到居民家》《产业创新节节高:这些好东西都是芜湖造》《安徽合肥:打造一流的公共安全科技创新基地》《酷毙了!来合肥体验无人驾驶汽车》等数十篇鲜活的稿件,以全媒体联动,为在智慧创新领域迅速发展的安徽壮大声势。(记者 张毅璞、张旭)

管道漏失智能检测球

机器人手臂引起记者们的关注

燃烧假人实验系统

社区内的自助服务一体机

芜湖市华强社区居民正在一站式办理业务
[编辑: 陈希颖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