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马鞍山新闻网 > 聚焦 > 正文

挺在洪水中的一棵“劲松”

2020-11-12 00:42:14 来源:皖江在线

《安徽日报》记者 张岳

10月4日,失联74天的王松,终于找到了。

洪水已退去,在离橡皮艇侧翻地点约800米的地方,他面朝大地,衣衫完整,腰带上挂着一串锈迹斑斑的钥匙……38岁的生命永远定格在抗洪抢险的现场。

王松牺牲了,而他的身影永远留在了连河村,留在了田间小路上,留在了弯弯小河里,留在了每一位连河村村民的心坎里。

喇叭声、搜救声、呼唤声——

吃住在圩埂,搜救打头阵

今年夏天,庐江遭遇了百年一遇的洪水灾害,“七处冒烟,八处漏水”,连河村的村干部像高速运转的陀螺一样,忙个不停。

40多天,庐江县同大镇连河村党委副书记王松吃住都在圩埂上。每天只能睡在潮湿的地铺上,眯上两三个小时又投入战斗。查险情,除渗漏,堵管涌,连妻子打来电话,都只能匆匆说上两三句话。

7月21日中午接到指令,连河村开始转移群众、整村撤离。王松马不停蹄,看到腿脚不便的老人,他上前去背去抱;看到群众家里的电器财物,他帮着抬到高处;深一脚浅一脚在水里蹚,往返20多个来回,安全转移20多位老人,并把他们送到集中安置点。

“我脑子里都是他用手擦汗甩汗的样子,总是低着头一路小跑,后来连鞋子都脱了,赤脚在路上跑。”合肥市政府办公室驻村扶贫干部、连河村党委第一书记赵莉说。

40多个小时未合眼,王松只吃了一袋方便面,他像不知疲倦的钢铁战士一样,在一线连轴转。

第二天的8点40分,洪水像脱缰的野马冲开决口,旁边两台挖掘机像树叶一样被冲走。村庄空空荡荡,王松不放心,他骑电动车带着赵莉,一路骑车一路用喇叭喊:“破圩了,往高处跑!”

洪水在奔涌,浪花不停拍打着他们的小腿,电动车已无法在水中行驶。

回到指挥部,王松发现有一位村民还没有撤离出来。

王松(左一)防汛期间查渗漏

“我比较熟悉这片水域情况,我跟你们一道去!”王松主动请缨,坐在打头阵的橡皮艇船头,带领着其他橡皮艇去搜救。

当橡皮艇驶到连河村村委会附近,水位落差突然从40多厘米猛涨到3米多,救援队遭遇了“滚水坝”,橡皮艇上5人全部落水。

“漩涡像死神的大手,不停地把我往水底按。”李顺回忆说。李顺等3名消防员侥幸脱险,而王松和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党委书记、政治教导员陈陆却不见踪影。

“王松!王松!王松!”一声声椎心泣血的呼唤,飘荡在连河村的上空。在过去的74天里,搜寻从未停止。从白天到黑夜,从水面到塘底,连河村被翻了个“底朝天”,依然没有找到英雄的踪迹。

洪水退去后,圩内一片狼藉。10月4日清晨,连河村搜寻队队员在韭菜地搜寻时,在草堆底部发现一具遗骸。

王松被安徽省人民政府评定为烈士,先后被追授“安徽省优秀共产党员”“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安徽好人”“安徽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

爱家乡、爱学习、爱帮人——

不惧风浪高,重担肩上挑

一次次冲锋在前,王松一心想为家乡做实事,让更多的父老乡亲过上好日子。

“你愿意回家乡当村干部吗?家乡发展需要有能力的年轻人呀。”同大镇组织委员陈海平第一次给王松打电话,没想到他一口就应了下来。当时,王松在合肥一家企业拿高薪,回到家乡意味着收入要减少一半。

“收入不是不重要,但是在他眼里,更重要的是能回到家乡。”妻子汪志云说。1999年参军入伍,王松在部队12年8次荣获“优秀学员”“优秀士官”等称号。每一份荣誉的背后,都是他踏实做事的点点滴滴。

2019年2月,王松到同大镇环保办上班。因为工作出色,2020年3月,王松被任命为连河村党委副书记。

连河村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十年间换了七位党委书记。村里的发展到了关键时期,需要有“拼劲儿”的带头人。到任后,王松全身心扑在工作上。为了挑好这副重担,他常常“自讨苦吃”。妻儿都在庐江县城,他为了节省时间,在村部附近租了一小间民房,白天走访分片群众,晚上学习业务知识,以最快速度熟悉情况,进入工作状态。

大伙都说,家在县城人在村里,王松成了“不下班”的村干部,有点“退伍军人”的精气神。

“村里没钱,干事就没底气,群众就难服气。”王松积极争取到庐江县50万元发展村集体经济资金,投资建设红米加工项目,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5万元收入。他和驻村工作队共同争取了藕粉加工包装车间项目,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3万元收入。

栽上“摇钱树”、养起“下蛋鸡”,王松千方百计带领群众“拔穷根”。

村富更要一碗水端平。村里搞“五化两改”工程,家里的堂叔找他,希望村路往自己家门口“伸一截子”。王松撂下一句话,“谁都不能搞特殊!”一条路修下来,家家户户心服口服。村民纷纷点赞:“看不出来,对自家人都‘硬’。王松有两把刷子!”

在纪律面前,王松“硬”得理直气壮。在村民面前,“铁汉亦有柔情”,谁家遇到难事儿,他也跟着急得嘴角上火起泡。村民王定四患了大病,先后做了两次手术,家里一贫如洗。王松天天忙前忙后,左三趟右三趟上门服务,还带头捐款筹集了几千元,解了王定四的燃眉之急。

鸡屎味、乡土味、人情味——

干活不惜力,做人心肠好

平日在村里,大妈大爷叫得亲热,跟叔叔婶婶总是笑脸相迎。在路上,只要看到步履蹒跚的老人,不管认不认识,王松都会主动下车,扶老人上车送老人一程。

王松开着面包车,风里来雨里去,绝大部分都是为了“公家的事”。

端午节前,连河村贫困户的鸡鸭鹅迎来了“热销期”,王松成了免费的“鸡贩子”。逮鸡、杀鸡、装鸡、送鸡……天天一身鸡屎味,没得一分钱报酬,却高兴得跟中了奖一样,前前后后帮助贫困户销售鸡鸭鹅2万余元。

“他把我们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当成天大的事。”安徽岳达塑业负责人张先生说。疫情期间,岳达塑业达不到复工复产的条件,由于交通管控,口罩等物资没办法从合肥运回来。王松二话不说,立即向上级申请通行证明,开着自己的面包车把口罩运回来。一口水都没有喝,把口罩送到企业后,王松又风风火火奔向下一家企业。

只要是大伙的事,都是王松心心念念的事。村民残疾证丢了,王松跑腿去登报公示;邻里吵架了,王松劝完这边劝那边……

圩区河多塘多,留守儿童一放暑假,成群结队下河游泳。为了孩子们的安全,村里把闲置的旧房子改造成乡村书院,让他们在书院里学习娱乐。王松对这事特别上心,早早晒桌子、晒板凳、杀菌消毒,还特地把所有的纱窗一一拆下来,洗得一尘不染再装回去,迎接孩子们的到来。在赵莉看来,手脚勤快的王松有着浓浓的乡土情结,一言一行都透着朴实的人情味儿。

王松随身带着一个小本子,一笔一画记录着贫困户的需求,无论多么细小琐碎,他都放在心上。

有一次,五保老人潘二志的收音机插头坏了,王松看到后,不声不响买了新插头,还特意送到老人家。“他心肠好,每来我家一次,我心里就亮堂一些。”潘二志说。

村里十几户五保老人的家里,时常会响起王松爽朗的笑声。嘘寒问暖,家长里短,王松有空总是去和老人聊聊天。

“王松到村里工作大半年,各项工作都抓得有声有色,时刻把群众冷暖记在心头。”连河村党委书记汪自荣说。

[编辑: 吴曲波 ]
分享到:
11/11 张岳峰在市疫情防控工作会议上强调
11/11 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工程推进会召开
11/12 市政协暨机关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召开
11/12 市人大常委会开展重点建议督办工作
11/11 关于科学规范佩戴口罩的通告(第42号)
冬季是传染病高发季节,为进一步增强个人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切实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现就科学规范佩戴口罩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详细]
11/12 落实全会精神 凝聚磅礴力量
连日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在全市上下持续引起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学习好领悟好落实好全会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真抓实干,乘势而上,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作出马鞍山应有的贡献。 [详细]
11/12 新定位引领新发展 新理念引领新航向
初冬的暖阳,湛蓝的天空,11月11日上午,由中共马鞍山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局等主办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文艺宣讲暨绰庙社区第二届农民文化节在绰庙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举行。 [详细]
相关新闻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