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濮塘镇正在干一件大事——进行全域土地整治,同时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全域土地整治规划》等多个发展规划,而做这一切的目的就是整合现有资源,腾挪出发展空间,把资源优势转化成乡村振兴的动力。打好“资源牌”,说起来简单,实则不易,需要全盘考虑,切实摸清家底,加大基础设施投入,让资源在田野中焕发活力。
打好乡村振兴“资源牌”,要摸清家底。乡村最多的是各种丰富的资源,有的是已经开发了的,有的是尚未开发的。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要清楚乡村有什么、能用什么。乡村最多的资源就是土地,不管是林地,还是田地,都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空间载体。乡村不论发展产业,还是进行基础设施建设,都需要土地。最近,濮塘镇组织干部对全镇家底情况进行了全面摸排掌握,尤其是对闲置土地资源进行了丈量、统计,确定乡村建设的方向和规模,为乡村资源的有效利用做了积极准备。
打好乡村振兴“资源牌”,要统筹规划。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不能仅仅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要与周边地区协同发展,实现同频共振。濮塘镇总面积约58平方公里,北、东、南三面与南京市江宁区相连。独特的区位,决定了该镇的乡村振兴之路不能只顾自己,要在思路谋划上、战略制定上、产业布局上、民生建设上,具有全局意识。濮塘镇也是这么做的,他们主动对接江宁发展规划,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让资源在共享中创造更大效益。
打好乡村振兴“资源牌”,要加大硬件投入。“农村美不美,通路还通水”,这句话在农村非常流行,这也是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基本诉求。近几年,濮塘镇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入手,通过道路提升、厕所改造、垃圾处理、污水管网铺设等一系列举措,将农村硬件建设得更加完善,基础设施更加齐全,解决了人居环境痛点难点,为乡村资源转化为资本奠定坚实基础。
打好乡村振兴“资源牌”,要引入社会资本。老话讲“酒香不怕巷子深”,新话讲“酒香也怕巷子深”。广袤的茶园、美丽的风光、良好的生态、古朴的民居,这些是濮塘推动乡村振兴的核心资源。但只有核心资源还不够,游客来了,吃、住、行都要解决,需要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茶叶长出来了,怎么包装、往哪销,涉及品牌、加工问题。凡此种种,都要用钱,乡村振兴首先就得解决钱的问题,引入社会资本是必由之路也是有效之路。濮塘镇积极探索引入社会资本,与北京五峰新能源公司合作设立安徽省濮塘凰礼堡实业有限公司,对辖区内的茶叶、竹子、革命遗址等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让好资源走出大山。
铸“力”行动·融媒体大练兵活动第六采访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