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马鞍山新闻网 > 聚焦 > 正文

念好“山水经” 打好“绿色牌”

2021-05-24 01:26:59 来源:皖江在线

最新一组监测数据显示:2020年,全市共收获323个优良天,空气优良率88.3%;全市空气质量达到有监测记录以来历史最好水平。长江马鞍山段国考断面全部消除劣Ⅴ类、水质优良率达100%,创国家考核以来最好水平;城市主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保持在100%。

近年来,我市坚定践行“两山”理论,以“碳达峰、碳中和”为引领,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为抓手,统筹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持续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资料图)

绿色,已成为我市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胜景重现 一江碧水向东流

徜徉长江东岸,隽秀旖旎的风光令人惊叹,一幅宜居宜游的水岸传奇悄然上演。

“你看,如今,江岸织锦,鱼翔浅底,就连多年没见的江豚也能时常看到。谁曾想,这里以前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脏乱渔港。”望着离家不到百米的长江岸边,陈家村村民刘红梅感慨地说道。

只有生态优先,方能一马当先!

在新时代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蓝图指引下,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走生态立市之路,大力实施生态环保提升行动,将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拆除长江干、支流非法码头153家,清退长江岸线约10公里、滩地1000多亩;整治散乱污企业704家;2984户10757名渔民告别“水上漂”;主城区35条黑臭水体全部消除黑臭……借“生态环境保护督查”之力,落“突出问题环境整改”之实,一个个专项整治行动,打出“铁腕治江”组合拳,还一片绿色江岸。

驰而不息,久久为功。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要治污、治渔,也要治岸。

近年来,我市从谋篇布局“大写意”转入精谨细腻“工笔画”,大力实施长江两岸植树造林工程,按照“应绿尽绿、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湿则湿”原则,全力修复长江岸线生态,厚植生态底色,将马鞍山长江沿岸打造成生活岸线、景观岸线、生态岸线,重塑美丽长江风景线。

2020年,全市完成长江1公里范围内造林6271.1亩,还湿4968亩,建成滨江生态景观带68公里。与此同时,我市还及时出台林业产业发展奖补政策,建立起长江岸线横向生态补偿机制,不断巩固长江“建新绿”成果。

(资料图)

漫步江堤,江岸两旁树木青翠;穿梭城中,公园广场翠蔓披拂。从东岸到西岸,从城市到乡村,处处层林尽染,绿色葱茏。从国家园林城市到国家森林城市,绿色接力的硕果展现在每一位市民面前。

产业转型 绿色发展破浪行

一机一屏,无需人工,“透明工厂”系统可根据订单内容自动生成生产流程及所需工艺,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系统管理;所有的厂房顶铺设了太阳能电池板,光伏发电产生的电量自发自用……在瑞泰马钢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高效、节能、环保无不体现在每一个生产流程、每一处工艺细节。

“瑞泰马钢的前身是原马钢耐火材料厂。原厂距老火车站不远,周围住宅小区密布,曾经常因环保问题被居民反映,亟需整改。”亲眼见证企业蝶变的瑞泰马钢总经理助理汪家胜表示。

改变,始于2017年。

为探索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之路,原马钢耐火材料厂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实施易地搬迁,携手上市公司瑞泰科技,成立新的合资公司瑞泰马钢,投资2亿多元建设新厂区。按照绿色智能工厂的标准,瑞泰马钢建成了国内首条节能环保型钢铁高温材料智能化制造基地、钢铁高温材料创新中心以及与腾讯微瓴联手打造的国内首家“透明工厂”。

(资料图)

像这样打造绿色“高颜值”、实现发展“高质量”的企业还有许多;与此同时,我市也在积极探索创新,为企业解决发展难题。

为加快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2019年,我市在全省率先以市政府层面专项推动“环保管家”模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聘请专家团队进驻两个国家级开发园区开展试点,多措并举实现源头治理、流域治理、综合治理、精准治理,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今年我市全面推行“环保管家”服务,在生态环境领域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现代治理体系,全方位提升工业园区和企业环境管理。预计今年将实现市级和县区(园区)全覆盖,2022年实现全市乡镇(街道)、工业集中区和重点企业(行业)全覆盖。

生态文明 环保理念入万家

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宣传活动在雨山湖公园南门举行。志愿者们积极宣传生物多样性保护意义,呼吁广大市民加入环境保护行动,成为构建生态文明体系的参与者、监督者、行动者。

生态福地,绿色坚守。

像这样传播绿色理念的活动已成为常态化。

(资料图)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讲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中国的故事,多维度、全方位开展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积极传播生态理念,大力倡导生态环境保护全民行动,推动公众参与生态环境社会治理,促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全社会形成了生态环境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

2020年世界环境日,一群“小学者”们参加互动直播,参观“大气网格化”监测平台、观看“水样收集检测无人船”“辐射检测仪”,体验“水、气、土”环境采样、监测全过程;今年4月10日,一场“我眼中的生物多样性”科普宣传活动在采石矶景区举行,孩子们跟随专家,观察各类花草树木、签下保护生态倡议,亲近大自然、感受原生态。

……

根植“环保理念”,惠及“生态红利”。随着环保和生态意识的觉醒,美丽马鞍山不仅意味着亲近生态的互动体验,还需要更加透明开放的公众参与。

为进一步提高民众生态环保的参与度,我市积极推动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工作。

在今年生态环境部公布的“第四批全国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向公众开放单位”中,马鞍山中铁水务有限公司和马鞍山市中冶金水务有限公司上榜。截至目前,我市共有7家单位成为全国首批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向公众开放单位。

从中部地区首个“国家环保模范城”到全省首个“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从中部地区首个“全国文明城市”到“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从“国家园林城市”到“国家森林城市”……生态保护理念正成为每一位马鞍山人的共识。

记者 任德玲

通讯员 徐丹丹 彭彩梅

[编辑: 邵国权 ]
分享到:
05/23 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学习报告会
05/23 邓向阳来我市检查调研
05/24 换出新面貌 激发新干劲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我市乡镇党委换届于3月至5月陆续展开。记者日前从市委组织部获悉,截至5月19日,全市乡镇党委换届工作画上圆满句号,35个乡镇顺利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乡镇党委和纪委领导班子。 [详细]
05/23 截至5月22日24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
05/21 “新兴”之火正燎原
判断一座城市产业的竞争力,要看当下的表现,更要看它定义未来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很大程度就蕴含在战新产业的发展态势之中。 [详细]
05/20 危房变新房 安居更安心
“等新房盖好了,再也不愁‘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了。”5月19日下午,一场大雨,施工暂停,和县香泉镇星火村,75岁的乔文义依旧来到建设过半的新屋里,摸摸红砖、瞧瞧屋顶,想着这方遮风挡雨的天地即将建成,眼中充满了希望。 [详细]
05/21 群众点单 马上就办
“发电机已送到,呼吸机可以正常使用,老人生命体征平稳。”日前,在马鞍山供电公司配网运检服务与保障工作群内,花山供电服务中心客户经理实时通报“吹哨报到”的工作动态,反馈“群众点单马上就办”的进展和成效。 [详细]
相关新闻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