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马鞍山新闻网 > 要闻 > 正文

从百年安徽发展实践看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 人民至上,向往着你的向往

2021-06-26 12:15:20 来源:安徽新闻网

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奋斗百年路,奋进新征程。 “为人民服务”是不变的价值指向,是永恒的奋斗动力。

从抗击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到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我们党始终强调“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坚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以实干和担当交出了一份厚重暖心的民生答卷。

人民至上,向往着你的向往,幸福着你的幸福,人民永远是依托,永远是靠山。树高千尺不忘根,百年风华正青春。

凝聚人民力量,织密织牢卫生防护网

——首创县域医共体模式,全省范围内实现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全面覆盖,基本形成“15分钟就医圈”,县域内就诊率达到80%以上,群众满意度持续稳定在90%以上

2020年开年,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突袭而至。

这是一场不期而遇的大战,这是一场必须胜利的大考。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坚持“一盘棋”抓统筹、“一张网”抓防控、“一把手”抓落实、“一防线”抓阻断、“一人一策”抓救治、“一关键”抓攻关,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安徽省在全国首批启动一级响应,较早实现住院患者“清零”、临床治愈率达99.4%。

抗疫斗争的“安徽答卷”,充分彰显了我们党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

新中国成立伊始,我省同全国其它地方一样,面临缺医少药,传染病、地方病和寄生虫病肆虐的状况,卫生事业十分脆弱。

“一切为了人民健康”。我省认真贯彻党中央提出“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工作方针,从1953年组建安徽省卫生防疫站以来,公共卫生体系逐渐健全,“预防为主”策略不断落地生根。

“骨瘦如柴棍,肚大像水桶,爹死了无人抬,娘死了无人埋。”这是血吸虫病在皖南山区和沿江两岸为祸百姓时悲惨的历史场景。1955年,毛泽东主席发出“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的号召。全民动员,群防群治,部门协作,群策群力,我省疫区各地掀起了查螺灭螺、查病治病的高潮。“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经过几十年科学防治,发病率早已显著下降,疫区广大群众送走了曾横行一方的“瘟神”。

时下年轻人,对“打摆子”的认知,多数是一个网络流行语。但这却是很多长辈们儿时挥之不去的噩梦:发病时忽冷忽热,脸色忽红忽紫,甚至会神志不清、胡言乱语。这就是疟疾,由疟原虫引起的传染性寄生虫病。

我省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和70年代曾发生三次大规模的疟疾暴发流行。其中1970年全省报告发病468万人,估算实际发病1152万人,约占当年全省人口的30%。经过几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疟疾发病率逐年下降。 2019年,安徽通过国家消除疟疾终审评估。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实施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创新性的改革,为人民群众健康撑起强大的保障网。

“我家属两次来这里做手术,看到这里环境好,工作人员态度好,他们待病人比亲人还亲,完全不亚于县医院。 ”近日,阜南县柳沟镇马刘村刘东队村民刘克贤对阜南县焦陂镇中心卫生院由衷点赞。

刘克贤的老伴张兴珍72岁,患白内障和翼状胬肉多年,不久前,两次到卫生院做“左眼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和“右眼翼状胬肉切除+自体干细胞移植术”,术后很快便康复出院。

张兴珍的便捷就医,得益于阜南县紧密型医共体建设。

2015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实行县域医共体改革模式。县域医共体由政府主导,在尊重意愿、双向选择基础上,由县级医院牵头,联合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每县组建2个至3个医共体,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按照功能定位,协同向县域内居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

2019年,我省县域医共体建设提质增效,提出“两包三单六贯通”建设路径,将基本医保基金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打包预付给医共体,实行政府办医责任清单、医共体内部运行管理清单、医共体外部治理综合监管清单,贯通群众看病就医六个关键环节,着力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内涵升级,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去年,“两包三单六贯通”被评选为2019年全国医改十大新举措之一;还被收录于《中国医改发展报告(2020)》一书,列入地方经验与案例。

经过7年的探索试点,我省县域医共体模式已逐步成熟定型。截至目前,全省61个县 (市)组建128个紧密型医共体,实行医共体内人、财、物统一管理,打造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省范围内,实现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全面覆盖,“15分钟就医圈”基本形成,县域内就诊率达到80%以上,医疗费用更低,个人卫生支出占比下降到30%以下,群众满意度持续稳定在90%以上。

村医是人民健康的守门人,村卫生室是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的网底,是解决农村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看病烦”问题的重要阵地。

一年多前,为了让基层老百姓享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我省组织开展健康脱贫“百医驻村”专项行动,从省市三级医院选派医生驻村帮扶工作2年,填补村医“空白点”,履行村医岗位职责,充分发挥专业技术和管理优势,积极开展“传帮带”,为当地培养合格医疗卫生人才。

目前,全省每个乡镇有1个政府办的乡镇卫生院,每个行政村(乡镇卫生院所在行政村等除外)有1个标准化的卫生室,每个行政村卫生室至少有1名合格村医,达到“基本医疗有保障”标准要求,实现了全省4800万农村服务人口村级医疗卫生服务的全覆盖。

力促优质均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先后实施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普惠性幼儿园在园比例达到80%以上,实现农村“一镇一园”目标。全省105个县(市、区)全部通过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认定,多项教育改革走在全国前列

曾几何时,在很多地方,教育还是民生短板,多少孩子因为家庭贫困失学;曾几何时,义务教育区域、城乡和校际还存在巨大“鸿沟”,走出大山考上大学,对很多孩子来说只能是遥远的梦想……

今日安徽,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不再遥不可及,而是最真切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省教育事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城乡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从根本上解决了适龄儿童少年“有学上”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着力提升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办学水平,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向优质均衡发展,努力实现适龄儿童少年不仅“有学上”,更能“上好学”。

肥西县南门小学上派分校是一所典型的城乡接合部学校,在当地也是一所“明星校”。虽然地理位置较偏,但这里的师资条件一点也不比城里学校差。农村孩子在这里也可以享受到省级名师上课,参加航模、戏剧、手工和各种球类的课外兴趣社团。

原来,这所学校自2014年建校以来,就被肥西县委托给合肥市南门小学进行管理,合肥市南门小学上派分校成了合肥市第一所城乡合作办学学校。在我省,像南小上派分校一样,越来越多的乡村校和城区校一起,筑牢基础、磨炼特色,成为当地的“明星校”。

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公平的基石。近年来,我省坚持以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为导向,将优质均衡发展作为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首要任务,为我省在“十四五”深度融入长三角,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群众从教育中得到的获得感越来越强。

截至2020年底,全省拥有各级各类学校近2.2万所,在校生近1200万人,专任教师近70万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等教育事业主要指标均已经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总体进入全国中上、中部前列。

仅去年一年,我省通过“奖、贷、助、补、减”发放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资金15亿元、资助学生118.9万人次,做到适龄儿童少年无因贫失学辍学。下达贫困地区建设类教育项目资金26.3亿元,倾斜额度达5.2亿元;实施国家、地方、高校3个专项招生计划,招录农村和贫困地区考生8014人;定向培养乡村教师3873人,招录特岗教师2969人;继续实施高职院校招收革命老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专项计划,录取考生5621人;加强针对性就业帮扶,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89.99%。大别山革命老区中小学校采暖保暖工作纳入民生工程,19个县(市、区)的35217个教室全部安装采暖设备,受惠学生达105.6万人。

2011年以来,我省先后实施了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全省公办幼儿园建设得到了高度重视。经过近10年的发展,我省普惠性幼儿园在园比例达到80%以上,实现农村“一镇一园”目标。城镇小区配套园治理完成率达到100%,完成进度居全国首位。

2017年,我省还提前3年完成规划的目标,全省105个县(市、区)全部通过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认定。高等教育加快向内涵式发展转变,在全国率先建设应用性高等教育体系,分类建设特色、应用型和技能型3类高水平大学。

我省教育领域多项改革都走在全国前列。如创新实践国家教育信息化试点省建设,以智慧学校建设为突破口,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32个贫困县(市、区)2090所小规模学校(教学点)全部完成智慧学校布点建设;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研究制定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实施方案及任务清单和负面清单;深化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有序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构建全领域、全口径、全支撑、全保障的教育督导新体系;在5个县(区)开展新时代中小学教师管理“三权统一”改革试点;推动教育对外开放,搭建长三角教育一体化发展合作共享机制,推进合肥学院“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建设,安徽大学与美国纽约石溪大学合作举办 “安徽大学纽约石溪学院”,实现了我省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零的突破。

推进文化惠民,让群众共享高品质生活

——按照“一场两堂三室四墙”的标准建设农村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全省乡镇文化站实现全覆盖,村级综合文化中心覆盖率从不足30%提高到96%。在全国省级层面率先开展文化惠民消费季活动,连续七届活动累计直接参与人数达数亿人次

曾经的安徽,积贫积弱,八成人口是文盲。

新中国成立伊始,一场声势浩大的扫盲运动在江淮大地展开:许多妇女抱着孩子读书、学习;白天农民种地,晚上上夜校读书识字,农业合作社干脆把识字黑板放在田间地头;工厂的工人下班之后也要进夜校学习。

历经70多年奋斗,我省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初夏时节,界首市颍南街道曲艺书场,室内人气和室外天气一样火热,一场“永远跟党走”优秀作品展演正在热闹上演。 “草根明星”依次登台,渔鼓《文化大院歌声扬》、坠子《建党百年颂》等节目精彩呈现,展现地方特色曲艺风采,歌唱新时代百姓幸福生活,赢得观众热烈掌声。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在精神文化方面日益增长的需求,让百姓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始终是文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文化大餐送到家门口,让基层群众近距离感受全省文化领域创造的丰硕成果。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等免费开放的公共文化场馆逐年增长,为城乡百姓打造身边的“文化会客厅”;从“送文化年货”活动到“全国文艺名家看安徽”活动,再到“文艺扶贫 携手小康”惠民演出,一批批文艺名家跟随文化惠民活动的步伐,走进街道社区、田间地头,来到基层群众中间;科大讯飞阿尔法蛋机器人、华米科技智能可穿戴设备等文化产品持续提档升级,不断增加百姓文化消费的选项。

每天早上,当第一缕阳光透过明亮的玻璃窗,洒在飘着墨香的图书上,六安市图书馆门前就已经排起等待入馆的长长队伍。这座图书馆由皖新传媒提供从前期规划设计、中期采购施工到后期运营管理的全程一站式服务,成为全国首例全馆型委托运营管理服务项目,开创了公共文化服务管办分离、社会化运营的新模式。

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提升服务百姓的质量和水平。全省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联盟、全省文化馆活动联盟、全省博物馆陈列展览联盟、全省书画院创作展览联盟等“三馆一院”联盟,促进各级文化单位间的交流与合作;县级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实现县域图书资源、群众文化资源联动共享;自2014年以来,安徽在全国省级层面率先开展文化惠民消费季活动,让城乡群众共享文化盛宴,连续七届活动累计直接参与人数达数亿人次……

来安县半塔镇综合文化站,是抗战时期著名的半塔保卫战发生地,老站长王祖道每天照管农家书屋,组织文艺表演,几十年来乐此不疲。多才多艺的他采撷新四军浴血奋战以及军民心连心的故事,编排了快板书《罗炳辉将军赔衣裳》、歌曲《新四军来到半塔街》、配乐诗朗诵《烽火再现》等作品,深受乡亲们欢迎。

全面小康,文化小康不能缺席,而文化小康建设重在补齐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短板。开设农家书屋、农村公益电影放映、送戏进万村、广播电视直播卫星“户户通”……一项项文化惠民工程落地生根,全面覆盖1.5万多个行政村。看书、看电影、看戏、看电视、听广播,“乡亲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和城里一样的文化福利”。

推进标准化、均等化,努力打通“最后一公里”。针对村级文化设施不足、资源分散、活动组织难等问题,自2014年起,我省按照“一场两堂三室四墙”的标准建设农村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农民文化乐园,为全国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模式贡献“安徽经验”。截至“十三五”末,全省乡镇文化站实现全覆盖,村级综合文化中心覆盖率从不足30%提高到96%。

追赶“云科技”,迈入“云时代”。我省积极探索“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打造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升级版”。 2019年7月,“安徽文化云”平台在全国率先建成,将分散在全省16个市、图文博美4个行业360余家免费开放公共文化场馆的活动信息和数字资源,汇聚在同一个服务界面,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从以“场馆”为中心向以“群众”为中心服务升级。

保卫碧水蓝天,提升家园“颜值”和内涵

——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集中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以环境改善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是长远发展的最大本钱。从奔小康到要健康,从求温饱到要环保,人们期盼过上绿色生活:喝更干净的水,呼吸更清洁的空气,享受更良好的环境。

1973年12月,全省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召开,安徽环境保护事业就此揭开序幕。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在我省改革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

在建设美好安徽进程中,我省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建设绿色江淮美好家园的方向标,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保护修复生态环境,健全完善生态制度,解决环境突出问题,推深做实林长制、河长制、生态补偿制度等,努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建设绿色江淮美好家园。

仲夏时节,马鞍山薛家洼生态园,长江岸线如同绿色画卷铺展开来,江面空阔清朗、滩涂绿意葱茏。 “现在这里水清了,岸也绿了,有时候还能看到江豚。我们一家人经常来‘打卡’,亲近大自然。 ”40岁的市民刘晓丽高兴地说。

薛家洼地处长江岸边,曾是非法码头和“散乱污”企业的聚集区。随着长江安徽段“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实施,薛家洼华丽“变身”生态游园,成为百姓亲江亲水亲绿的美丽岸线,成为我省落实长江大保护的一张重要“名片”。

人民保护长江,长江造福人民。近年来,我省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聚焦“水清”“岸绿”“产业优”,推深做实关污源、纳统管、护物种、禁新建、建新绿、减存量、进园区、强机制;纵深开展“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整治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实打实贯彻长江十年禁渔令,实现建档立卡、证注销、船封存、网销毁四个100%,努力还一江清水、护两岸青山。

保护生态,生态也会回馈。 “十三五”期间,我省长江流域总体水质由良好转为优,劣Ⅴ类断面实现清零。 2020年,我省长江流域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90%,创国家考核以来最好水平。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近年来,我省生态环保齐抓共管格局构建成型,实现从环境保护“小环保”到生态环境“大环保”转变,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集中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以环境改善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三大主战场。保卫蓝天,我省强化控煤、控气、控尘、控车、控烧“五控”措施;保卫碧水,全面落实“水十条”,重点推进城镇污染、农业农村污染、水源地污染、工业污染、船舶港口污染治理;保卫净土,优先保护耕地土壤环境,突出工业污染场地治理与修复,开展危险废物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等。

监测显示,我省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去年全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长江淮河流域水质均达国家考核后最好水平,实现由短期改善向持续向好新的转变。

绿色,是美好生活的底色。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在铜陵,杨村游园是一处占地仅50余亩的城市“口袋公园”。在市民阮先生看来,闹市之中能有一个亲近自然的地方很难得。 “这里有花有草,有沙池等儿童游乐设施,还有供成人锻炼的步道和体育设施,麻雀虽小但是‘五脏俱全’。 ”

近年来,铜陵市按照“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思路,高标准建设“口袋公园”,因地制宜拆违建绿、整治增绿、见缝插绿,营造城市绿色游憩空间,扮靓了街角也点亮了百姓生活。

口袋公园、湿地公园、森林公园……一山一坡、一园一林、一区一域都有专人专管。近年来,我省纵深推进林长制改革,高质量推进全国首个林长制改革示范区,深化护绿、增绿、管绿、用绿、活绿“五绿”并进体制机制。目前,全省5.2万名林长守护400万公顷森林和100万公顷湿地。全省森林面积已达6262万亩,森林蓄积量超过2.7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30.22%。林长制从安徽走向了全国。

今年起,我省将重点打造4条生态廊道,把长江、淮河、江淮运河、新安江打造成水清岸绿、城乡共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廊道,为全省绿色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坚实的生态保障,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执笔:安徽日报记者 张理想 陈婉婉 夏胜为 朱琳琳)

[编辑: 陈希颖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