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马鞍山新闻网 > 要闻 > 正文

陆元九:献身科学 矢志报国

2021-07-01 11:21:58 来源:安徽日报

6月29日上午,来安县张山镇,77岁的郭郢村村民陆元龙在电视上看到自己堂兄两院院士陆元九佩戴上“七一勋章”的画面,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他是我们安徽的骄傲!”陆元龙自豪地说。

1920年1月,陆元九生于皖苏交界的来安县张山镇,其父亲作为中学数学教员已是当时少有的知识分子,家庭给了他良好的熏陶。1937年,民族抗战烽火燃起,陆元九到达大后方重庆,考入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这是中国本土第一批系统学习航空技术的大学生。1941年毕业后,陆元九留校任助教,后在1945年以优异成绩考取公费出国留学,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深造,并于1949年获博士学位。此时,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陆元九渴望报效祖国,却因美国阻挠不能回国。直到1956年,根据中美达成的协议,陆元九带着家人从旧金山登上返回祖国的轮船。

20世纪50年代,惯性导航堪称世界一流技术,回国后的陆元九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先后任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副所长,参加筹建和惯性导航技术的研究开发。他对我国的自动化研究起了开拓性的作用,除进行工业生产自动化研究外,还主持了飞行器自动控制研究、稳定系统研究等,都取得了成果。

1958年,毛泽东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陆元九提出:要进行人造卫星自动控制的研究,而且要用控制手段回收它。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提出“回收卫星”的概念。与此同时,我国第一个探空火箭仪器舱模型在陆元九和同事们的手中组装出来。

20世纪60年代初,陆元九在中科院、中国科技大学同时负责多项工作,他把自己在陀螺、惯性导航方面的所学所用编撰成书,于1964年出版《陀螺及惯性导航原理(上册)》,这是我国惯性技术方面最早的专著之一。1965年,陆元九主持组建中科院液浮惯性技术研究室并兼任研究室主任,主持开展了我国单自由度液浮陀螺、液浮摆式加速度表和液浮陀螺稳定平台的研制。在长春,我国第一台大型精密离心机也在他的主持下诞生了。

“十年浩劫”,陆元九被剥夺了一切工作,粉碎“四人帮”后,陆元九被调往北京控制器件研究所任所长。其间,陆元九积极参加航天型号方案的论证工作。他根据国外惯性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国内的技术基础,对新一代运载火箭惯性制导方案的论证进行了指导。

陆元九一直倡导要跟踪世界尖端技术,在他的领导下,中国航天先后开展了静压液浮支撑技术等预先研究课题以及各种测试设备的研制工作。同时,陆元九极力主张改善试验条件和设施,以便研制高精度惯性仪表。由于他的努力,国家批准建立了惯性仪表测试中心,为我国惯性仪表研制创立了坚实基础。

1982年,陆元九作为全国惯导与惯性技术专业组副组长、技术咨询分组组长,力主统筹规划,明确各研究单位的发展方向,防止低水平重复。1984年,陆元九担任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科技委常委职务。在他过问下,航天系统自培高学历人才已成风尚,航天人才断层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由于在惯性导航和自动控制方面的卓越贡献,陆元九先后被选为中国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航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宇航学会理事、中国惯性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国际宇航联合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和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等,并被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编辑: 邵国权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