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马鞍山新闻网 > 媒体看马鞍山 > 正文

小小“村务卡” 管好“钱袋子”

2021-07-13 09:23:37 来源:安徽日报

“以前村里的支出明细仅在村委会墙上张贴,很少有人看。现在只要点一下手机,村里支出了多少钱、用在哪些地方,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和县西埠镇鸡笼山村村民李有忠拿着手机向记者介绍。


去年11月以来,马鞍山市纪委推动农业农村部门探索建立村级非生产性支出“村务卡”结算制度,并在西埠镇开展试点。今年,在党史学习教育中,马鞍山市纪委将该项工作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内容,在和县各乡镇推广,逐步扩大试点范围。


为确保“村务卡”结算制度顺利实施,和县建立了《村务卡使用管理暂行办法》《村务卡结算清单》等制度,并整合社会资源研究开发线上“三资”监管平台。该县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村报账员分别持有一张“村务卡”,每产生一笔非生产性支出,三人便同时收到银行提醒短信,且每一笔消费均在微信端“三资”监管平台上公示,实现村级非生产性支出“云上”监管。


“村民不管是在家还是在外务工,只要通过微信分享、扫描二维码就可以进入平台查看村财务公开信息,可以随时随地监督。”李有忠说。


“以前,我们去买公家用的东西,都要自己先垫钱,报账手续繁琐。现在直接用手机扫个码就行了,不仅手续简单,而且每一笔村级财务支出都可查询、可追溯,一清二楚。”和县西埠镇西埠村党总支书记万宏勇告诉记者,“村务卡”结算制度运用信息化手段,让村级资金实现全程留痕管理,保障了群众的监督权。


马鞍山市纪委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瞄准群众关心的基层“微腐败”问题,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集体“钱袋子”的“集体监管”“随时随地监管”,让村级财务成为“放心账”“明白账”。截至目前,和县93个村居共激活“村务卡”209张。下一步,该县将把村级所有支出纳入“村务卡”结算。随着试点工作深入,“村务卡”结算制度也将在其他县区推行,逐步实现村集体“刷卡消费”新常态。记者 贾克帅 通讯员 刘轶


[编辑: 陈希颖 ]
分享到:
12/29 竣工通车!
12/27 马鞍山慈高区获批国家创新积分制试点
12/22 马鞍山:打造长三角“白菜心”
12/16 安徽马鞍山:当好生态修复“模范生”
12/15 从“环境洼地”到“生态福地”
虽已入冬,在横跨长江两岸的安徽省马鞍山市,江风徐来,吹面不寒。有着“网红打卡地”之称的薛家洼生态园里,草木茂盛,不远处长江航道轮船往来,汽笛悠扬,吸引众多游人驻足欣赏美景。 [详细]
12/10 马鞍山盘活土地“内存”
12/03 相邻一家亲 相融创共赢
相关新闻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