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马鞍山新闻网 > 要闻 > 正文

双拥花盛开 鱼水情更浓

2021-08-01 12:52:08 来源: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赓续红色传统创新双拥大格局

7月23日下午,滁州市百戏献礼——红色主旋律优秀戏曲剧目“六进”巡演活动,走进天长市军营武警部队。优美地道的唱腔,生动感人的剧情,赢得了现场官兵的阵阵掌声。

安徽是革命老区,军政军民团结历来是优良传统。省委、省政府、省军区、省双拥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指示要求,始终把双拥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来抓。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审核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退役军人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省双拥办出台相关工作组织与考评办法,为做好全省双拥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和支撑。

全民拥军是大双拥的具体体现。我省积极推动党委政府、“两新”组织、广大群众齐心协力构建双拥工作大格局。

“两新”组织是社会化拥军的重要力量。我省把动员“两新”组织开展拥军工作纳入全国和全省双拥模范城(县)考评内容,将社会团体、企业开展拥军工作写进新修订的《安徽省拥军优属条例》之中,持续发力社会化拥军工作。全省各地成立了1000多个形式多样的爱国拥军协会组织,据不完全统计,“两新”组织每年为部队捐款捐物达3000万元,支持拥军优抚事业投入近亿元,已经成为我省爱国拥军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力营造双拥工作良好舆论氛围。省委宣传部、省广电局利用“两台一报”,以信息通讯、图文报道、时政要闻等形式广泛、深入宣传报道双拥工作。团省委、省妇联依托微信公众号开展双拥主题图文、视频宣传活动,年点击量超2000万人次。阜阳市运用官方微信公众号、手机报等媒体持续推送双拥宣传标语,合肥市协调轨道公司依托地铁滚动显示屏开展双拥宣传,亮点纷呈。

落实优待政策办好身边“暖心事”

仅仅两小时,某部现役军人赵明龙的妻子便得到快速及时的帮助。赵明龙家属孕双胎,突发身体不适,有早产征兆,因省立医院妇产科床位已满,其家属一直在急诊室就诊,赵明龙便通过电话向省双拥办求助。接到电话后,省双拥办立即与省卫健委取得联系,省立医院为赵明龙家属开通绿色通道,当晚6时许,赵明龙家属就入住病房。

急事急办、特事特办,我省全力为军人军属排忧解难。各地各级双拥部门抓好政策落实,创新举措做好退役军人军属就业安置、服务保障、权益维护等工作。

合肥将高学历、高职称随军家属纳入人才引进范围,不占随军家属调动指标;亳州针对公办优质教育资源不足的实际,将优待政策拓展到优质民办学校……军人军属的获得感不断提高。在去年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创建考评中,安徽省16个市拥军优属政策满意度调查结果全部为100%。

提升优待抚恤标准,做好后盾保障。我省普遍建立抚恤补助金社会化发放制度、义务兵优待城乡一体化制度、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制度和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全省已累计安排下拨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资金27.2亿元、医疗保障资金1.4亿元,以及革命老区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关爱帮扶资金1亿元。8月1日起,将再次提高部分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惠及43.8万优抚对象,显著提升优抚对象幸福感、荣誉感。

服务地方发展 勇挑重担为人民

元通村曾是巢湖市夏阁镇的贫困村,经济发展和基层组织建设均比较乏力。2017年,合肥警备区机关党支部与元通村党总支结对共建,警备区党委领导带头到村里讲党课,培养优秀退役军人进村“两委”,增强组织活力。去年,警备区又投入30余万元帮助元通村建设党群活动中心,购置文体活动器材。如今的元通村党总支主动谋事干事的劲头足了,村干部的威信提升了,村里面貌也好了。每到傍晚,村里的八一爱民广场上,广场灯准时亮起,党徽、军徽交相辉映,村民或看电影、或听戏,或跳起一款款广场舞,一片和谐景象。

“人民军队爱人民、人民军队为人民。”驻皖部队官兵,始终牢记为民初心,积极服务地方发展,在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抢险救灾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冲锋在前,担当作为。

驻地一方,发展地方。驻皖各部队按照“四个不摘”要求,深化结对帮扶,夯实脱贫攻坚成效,助力乡村振兴。2020年以来,各级共投入扶贫经费2266万元,协调地方扶贫经费3027万元,援建产业项目84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262个、学校31所。省军区机关、省武警总队、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国防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陆军预备役师等驻肥部队捐助400余万元资金,帮助2000多名贫困学子完成学业。驻池州某部举办留守儿童夏令营活动,为驻地群众开展送医送药、健康体检等活动,解决群众现实困难。驻安庆某部组织蓝天服务小分队定期到敬老院开展送健康服务,为孤寡老人理发、体检、打扫卫生,充分彰显部队官兵心系人民的宗旨情怀。

扶贫共建促发展,抗洪抢险勇当先。每当我省长江、淮河、巢湖、新安江流域发生重大洪涝灾害,东部战区、驻皖部队及民兵预备役人员、消防救援队伍奋勇当先,用血肉之躯捍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充分体现了“军爱民、民拥军”的军民同心鱼水情。(本报见习记者 李明杰)

[编辑: 刘玉倩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