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是花山区八中东体育馆疫苗集中接种点正式运行第一天。一大早,前来接种疫苗的群众,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引导下,带好口罩有序等候接种。
而这有序场景的背后,是数百名工作人员的默默付出。他们不畏酷暑,早出晚归,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用心用情让疫苗接种“有温度”。
把好第一道关口 确保有序进入接种点
在八中东体育馆东门入口处,花山公安分局霍里派出所所长王华和同事、区城管队员正把好第一道关口。他说,该接种点主要面向秀山新区和濮塘地区的居民,相关街道、社区推行分时段预约,先预约后接种;他们的职责就是查验预约号牌、检查证件、核验安康码、保持一米间距等,确保市民分批有序进入接种点。
从濮塘镇凤山村坐车来打疫苗的村民彭庆华没有皖事通,急得满头大汗。“别着急,大爷,我来帮您。”王华递给老人一瓶水,并帮他在手机上下载注册,细心讲解,教会了他使用,“我平时待在家里很少出门,这下方便啦。”彭庆华连连致谢。
“请这里扫码”“阿姨,慢一点走”……王华和同事们坚守在没有遮蔽的高温户外,一站就是一整天,为弱势群体开辟“绿色通道”、提供悉心服务。“全力做好接种和保障工作,保一方平安是我们每个人的职责。”王华表示。
主动靠前服务 疫苗接种有条不紊
八中东体育馆内宽敞、阴凉、通风,区域划分清晰、物资设备齐全。“红马甲”们忙着帮助接种人员测量体温,引至预检区域,再进行信息登记、带到接种位置,最后留观30分钟……志愿者们主动靠前服务,群众安心接种,疫苗接种有条不紊。
身上别着麦克风,志愿者姚琪娟穿行在人群中,为接种市民答疑解惑。有的市民空腹就赶来打疫苗,她还会端来准备好的小零食,这让接种疫苗的市民倍感温暖。大学生志愿者丁文萱负责出口查验盖章,有的市民留观不到30分钟想提前离去,她总是耐心地将其劝返,“利用暑假为疫情防控出点力,帮助他人的同时也积累自己的精神财富。”
“该接种点共开放12个接种台,日接种量可达2000剂次。如遇接种高峰,可增加接种台,日接种量可突破3000剂次。”八中东体育馆疫苗集中接种点相关负责人、霍里卫生院院长徐华国介绍,为方便群众接种,医务人员一般在6点多就提前做好全部准备工作,一天忙碌的接种工作完成还要核实数据、整理现场,忙到晚上8点后才下班,每天都是“连轴转”,但没人叫苦喊累。
“公安蓝”“城管蓝”“医务白”“志愿红”……为让市民安全有序接种疫苗,绚丽的“色彩”闪耀在前线。打完第三针的金瑞新城居民刘炳荣,对新开放的接种点很满意,“上午骑个车不紧不慢来了,现在接种不排长队,环境很舒服、服务很贴心,呼吁大家都来及时接种。”
文图/记者 季晨辰 通讯员 张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