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学习!马鞍山市第十次党代会报告全文来了

2021-09-27 02:13:44 来源:皖江在线

牢记殷殷嘱托 勇担历史使命

为打造长三角“白菜心”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马鞍山市第十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21年9月23日)

张岳峰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马鞍山市第九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中国共产党马鞍山市第十次代表大会,是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在马鞍山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的新发展定位、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的主题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牢记嘱托、勇担使命,一马当先、走在前列,奋力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长三角的“白菜心”,全力开创新阶段现代化“生态福地、智造名城”建设新局面。

一、五年砥砺奋进,取得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

市第九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马鞍山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波澜壮阔的五年。在省委坚强领导下,市委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有效应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环境、艰巨繁重的转型任务、不期而至的风险挑战,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办成了一系列喜事、大事、要事、实事和难事,交出了一份省委放心、群众满意、可以载入马鞍山发展史册的优异答卷。

这五年,我们迎来了一系列振奋人心、永载史册的喜事。2020年8月19日,是马鞍山人民最幸福、最高光的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马鞍山视察,作出把马鞍山打造成长三角“白菜心”的重要指示,饱含着对马鞍山的亲切关怀和殷切希望,全市人民倍感振奋、欢欣鼓舞。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我们擘画了新蓝图、赋予了新使命、寄予了新期望,把马鞍山的发展定位、发展层次、发展要求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马鞍山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大的里程碑意义。我们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知重负重、攻坚克难,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十三五”圆满收官:经济发展扎实稳健,产业转型高速高效,环境保护亮点纷呈,社会治理和谐有序。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分别迈上2000亿元、300亿元新台阶,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居全省第一,全面小康指数排名全国第49位。今年以来,全市经济运行稳中向好,招商引资势头强劲,项目建设提速提效,质量效益显著提升,上半年GDP增幅居全省第4位、人均GDP跃居第1位(去年第3位),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居第2位,财政收入跃居第4位(去年第7位),经济运行综合考核居第3位,“十四五”起步有力、开局良好。

这五年,我们推动了一系列功在当前、利在长远的大事。坚持目标引领,对照高质量发展和省委“三个走在前列”要求,深入谋划新时代马鞍山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定位和思路举措,市委九届七次全会确立了“生态福地、智造名城”的发展目标,起到了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引领发展的重要作用。市委九届十次全会提出以高质量为目标引领、以一体化为实现路径、以当标兵为使命担当,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推动融入南京都市圈取得重大突破,巢马高铁、宁马城际、宁马高速“四改八”、宁和高速等重大基础设施开工建设,全市人民多年夙愿今朝梦圆。市委九届十二次、十三次全会把打造长三角“白菜心”作为总定位和总遵循,科学谋划“十四五”和2035年远景目标,绘出新阶段现代化“生态福地、智造名城”发展蓝图。

这五年,我们干成了一系列重点突破、带动全局的要事。作为传统的工矿城市、资源型城市,马鞍山产业结构重、污染排放大、治理难度高。我们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走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高度统一、相互促进的新路子,把环保整改作为产业升级的突破口,整治“散乱污”企业719家,拆除非法码头153个、船舶修造企业34家,关搬畜禽养殖场497家,关闭退出矿山32座,用三个多月的时间,实现长江东岸从“滨江不见江”到“城市生态客厅”的美丽蝶变,全国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现场会在我市召开。我们积极推进马钢与中国宝武、华菱星马与吉利集团战略重组,加快钢铁、汽车两大传统支柱产业转型升级、焕发新生,宝武马钢“1+8”产业基地建设扎实推进,去年营业收入首次破千亿大关。我们以改革创新加速产业升级,在全省率先实施亩均效益评价,推动扶优扶强、优胜劣汰,2019年以来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63户,倒逼低效企业转型或退出277户,清理处置闲置低效用地2万多亩,省政府向全省推广马鞍山亩均效益评价经验;推动“标准地”改革率先破题,实现“拿地即开工”,去年“标准地”供地量占全省的80%,全省“标准地”改革现场推进会在我市召开。

这五年,我们办好了一系列造福人民、群众满意的实事。积极回应群众关切,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全市1.4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稳定脱贫、28个贫困村全部出列。中心城区棚户区改造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启动,实施76个棚户区改造,从根本上改善1.2万户居民的居住条件;推进151个老旧小区改造,惠及居民7.1万户。本地小型客车长江大桥免费通行,市区至含山、和县客运班线实现公交化运营,市人民医院东院投入使用,菜市场标准化改造加快推进,采石矶景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并对本地市民免费开放,这些办到群众心坎里的实事,赢得了老百姓点赞。积极处置“烂尾楼”“难办证”“难安置”等历史遗留问题,拆除整治城区违法建设34万平方米,解决了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有力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强化常态长效管理,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当涂县蝉联全国文明县城称号。

这五年,我们攻克了一系列艰巨繁重、检验担当的难事。面对百年未有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全力防输入、防扩散、防反弹,在全省率先部署社区防控、开展大数据比对,优化流行病学调查方式,建立发热门诊长效机制,用一个月控制住疫情蔓延、45天实现“双清零”,确诊病例数从全省第3位降到第8位。面对去年长江水位7次破历史新高、12条通江河流超历史最高水位的特大汛情,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果断决策、精准调度,组织110多万人次上堤查险,处置各类险情1100多起,紧急转移安置群众11万人,取得了防汛救灾保卫战的全面胜利。面对政府债务这个沉重的历史包袱,我们树牢底线思维、强化风险意识,坚决遏制增量、妥善化解存量,5个县区成功申报财政部开展的隐性债务化解试点,政府债务呈现总量减少、结构优化、风险下降的态势。在这一系列急难险重任务中,广大党员干部锤炼出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过硬作风,干事创业热情高涨,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在抓好这“五件事”的同时,我们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开创了崭新局面。

一是产业升级取得大突破。坚持招大引强上增量、扶优扶强活存量、联大融强增总量,连续开展“产业升级突破年”“项目攻坚年”等活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产业发展提质增效,战新产业产值、高新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的比重分别提高17.4、10.3个百分点,节能环保、绿色食品、5G通信通讯、半导体等新兴产业集群迅速壮大。项目支撑强劲有力,蜂巢动力电池、天能新能源、中联重科、格力产业园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加快推进,奥克斯空调等项目建成投产。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加速成长,同兴环保、华骐环保、山鹰国际北欧纸业首发上市。推广宝武马钢智能化改造经验,让“盆景”变“风景”,建成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42个。扎实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国家级创新平台达到18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居全省第1,创新能力指数居全国第38位。深入实施“诗城英才”计划,引育各类人才9.6万人,入选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全国百强,中钢矿院王运敏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对标南京和“杭嘉湖”,连续出台优化营商环境三个“100条”,办事效率、服务效能显著提升,马鞍山成为投资兴业的一方热土。

二是生态环境发生大蝶变。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扎实推进“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文明美丽画卷绽放夺目光彩。始终以闻过则喜的态度、铁腕治污的力度推进环保问题整改,先后整改各类环境问题1万多个,侦破环境资源类刑事案件292起、采取刑事强制措施921人,环保整改工作2018年以来连续三年考核全省第1。深化综合治理,实施长江岸线综合整治,采石矶片区文旅融合项目成功签约;加强顶层设计、项目谋划,打响新时代“向山大会战”。突出流域治理,统筹推进治污、治岸、治渔,在全国率先实现长江禁捕和渔民退捕转产。强化源头治理,一体推进雨污分流、截污纳管和污水处理厂提标扩能等工程,在全省率先完成城区雨污分流改造,35条城市黑臭水体完成整治。坚持精准治理,借助权威机构、专家团队力量,推广“环保管家”。PM2.5平均浓度下降38.1%,降幅居全省第2。成功获批国家森林城市、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全国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建成首个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当涂县入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如今的马鞍山,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美丽生态已成为马鞍山最靓丽的底色。

三是开放联动实现大跨越。把融入南京都市圈作为首要战略和主攻方向,努力做强“桥头堡”、当好“排头兵”、扮靓“东大门”。以江宁-博望新型功能区、马鞍山青浦工业园、浦和产业合作区为示范,省际毗邻地区、产业合作园区、对口合作城区协同推进。围绕南京、合肥主导产业,加强产业分工协作,形成慈湖高新区通信通讯、郑蒲港新区半导体、市经开区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累计签约来自沪苏浙地区的亿元以上项目1437个,占省外投资的59%。马濮路、S445等省际“断头路”全线贯通,对接南京的S105马鞍山段竣工。马鞍山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长三角首个铁水联运工程郑蒲港铁路建成运营,马鞍山港成为长江下游第5个亿吨大港,全市进出口总额、实际到位外商投资居全省前列,全方位对外开放、高水平联动发展的格局加快形成。

四是城乡面貌呈现大改善。统筹城乡融合发展,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建设美丽宜居新家园。城市空间不断拓展,秀山新区展现城市新风貌,高标准规划高铁新城、阳湖片区,主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101.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71.7%。功能配套不断完善,市综合客运中心、体育会展中心等一批重要公共服务设施投入使用,建成高速公路215公里、国省干线公路710公里,完成慈湖河路改造、红旗路贯通、江东大道四期等工程。大力实施城市更新,全面推进205国道沿线开发整治,加快实现旧貌换新颜。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在全省率先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三变”改革,年收入50万元以上的集体经济强村占比30%、居全省第1。成功创建美丽乡村省级重点示范村22个、示范村63个,美丽乡村覆盖率67%,新时代乡村焕发蓬勃生机。

五是民生福祉迎来大增进。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不断实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民生投入持续加大,接力实施33项民生工程和44件民生实事,惠及千家万户。城乡就业更加充分,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3%。教育事业均衡发展,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60所、中小学14所,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断深化,新增皖江工学院、马鞍山学院两所本科院校。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标准化建设提质增效,创新办好李白诗歌节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县级融媒体中心、“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融合发展。健康马鞍山加快推进,入选全国首批健康城市试点市、全国城市医联体建设试点市,公共卫生和重大传染病防控能力显著增强。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完善,城乡低保和特困供养人员保障水平居全省前列,获评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优秀城市,民生事业全面发展,小康社会成色更足。

六是民主法治获得大发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的政治局面。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完成7部地方性法规立法工作,创新人大监督方式和代表议案建议办理方式,人大工作开创新局面。支持政协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用好资政会、提案等平台,健全协商议政格局,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爱国统一战线持续壮大,多党合作呈现新气象,民族宗教、侨务和对台工作取得新进展。群团改革深入推进,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优势和作用充分发挥。党管武装制度全面落实,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法治马鞍山建设推深做实,一体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依法治市能力不断增强。平安马鞍山建设深入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经验全国推广,社会治安、信访维稳、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持续平稳。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扎实开展,小区物业管理全覆盖、城乡网格化服务管理、基层信息系统平台整合等重点任务推进有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重大胜利,打掉涉黑涉恶团伙75个,“打财断血、打伞破网”同步推进,一批横行乡里、欺行霸市的黑恶势力被连根拔除,一批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的“保护伞”和“关系网”被绳之以法,一批沉冤多年、状告无门的历史积案得以昭雪。正义,可能迟到,但从未缺席!

七是政治生态得到大优化。严格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政治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生态、自然生态同步优化。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全力抓好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贯彻落实,推进中央及省委巡视整改,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组织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更加坚定。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主流舆论不断壮大,主阵地更加巩固。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通过综合考核、日常考核精准识别干部,对112名投身重大任务、重点工作的干部,140名在县区园区一线表现突出的干部予以提拔使用。深入推进农村基层党建“一抓双促”工程和“两平台一机制”建设,抓好全国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市建设,在全省率先实施街道体制改革,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不断提升。开展“讲重作”“讲严立”“三个以案”等警示教育,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召开警示教育大会,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实现市、县区党委巡察全覆盖,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3790件、增长87.1%,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822人、增长125.5%,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初步形成。

同志们,一件件难忘的大事、一组组亮眼的数据、一项项丰硕的成果,印证了市第九次党代会以来极不平凡的辉煌历程,标志着马鞍山的发展站上了新的历史起点。今日之马鞍山,多重国家战略利好叠加,区位、产业、人才等多重优势充分发挥,发展势能强劲澎湃,进入了蓄势崛起、跨越赶超的黄金时期。今日之马鞍山,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卸下了许多长期背负的沉重包袱,迈上了生机勃勃、蹄疾步稳的崭新征程。今日之马鞍山,城市能级加快提升,城市魅力日益彰显,知名度、美誉度显著提高,呈现出近者悦、远者来、观者赞的大好局面。今日之马鞍山,政通人和、人心思进,全市人民的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不断增强,干部队伍的精气神充分激发,展现出对标“杭嘉湖”、打造“白菜心”的奋进态势。能够取得这些成绩,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中央及省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在历届市委打下的良好基础之上,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团结带领全市人民顽强拼搏、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中共马鞍山市第九届委员会,向全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向为马鞍山发展付出心血、打下基础、作出贡献的老前辈、老领导、老同志,向所有为马鞍山发展作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并致崇高敬意!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这些年大家一起奋斗、一起收获,积累了宝贵经验:

必须坚定忠诚看齐,把稳政治方向。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贯彻中央及省委决策部署,创造性地抓好落实。实践告诉我们,推动马鞍山发展,必须在服务大局中找准定位、把准方向,在顺应大势中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确保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必须牢记为民宗旨,回应群众关切。这些年我们聚焦生态环境、住房、教育、医疗等重点领域,用心用情用力补短板,解决了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得到了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我们深切体会到,只有时时刻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才能让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才能更好地把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马鞍山发展大业中来。

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发扬斗争精神。这些年我们奔着问题去、迎着困难上,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痛点、堵点、难点,打赢了一场又一场大仗、硬仗、胜仗。实践充分证明,马鞍山的很多大事,都是直面问题、敢于斗争、以上率下干出来的。只要我们把问题导向作为开展工作最主要的思路,勇于担当、敢于亮剑、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

必须抬高工作标杆,弘扬实干作风。这些年我们着力破除“小富即安、小进即满”思想,大力弘扬“聚山纳川、一马当先”的城市精神,以“跳起来摘桃子”的精神状态,苦干实干拼命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果。只要我们把好传统带进新征程、好作风弘扬在新时代,让对标先进、创新实干蔚成风气,就一定能收获事业发展的更大进步。

必须从严管党治党,强化政治保障。我们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狠抓关键领域、关键环节、关键少数,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为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只要我们以永远在路上的恒心和毅力,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就一定能把各级党组织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工作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与“杭嘉湖”和苏南相比,我们经济总量不大、产业结构不优、质量效益不高;生态修复、污染防治和减排降碳任务繁重,绿色转型步伐还需加快;城乡基础设施仍有短板,优质公共服务分布不均衡、供给不充分;有些党员干部思想不够解放,专业能力不强,缺乏勇于担当、创新破难的精神;从严管党治党责任需要进一步强化,少数党员干部作风不严不实,腐败问题时有发生,政治生态还需持续优化。问题就是前进方向,差距就是发展潜力。只要我们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埋头苦干、开拓进取,就一定能推动各项事业取得新突破、创造新业绩、谱写新篇章!

二、锚定新发展定位,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的新发展定位,是指引马鞍山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遵循,我们要用新发展定位统一思想行动,坚定不移朝着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一)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以标兵姿态勇担新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指示把马鞍山打造成长三角“白菜心”,体现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的是高质量发展主题,强调的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要求。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是对马鞍山未来发展的精准把脉和定向领航,极其难得、弥足珍贵,是我们的巨大荣光、巨大责任、巨大机遇。省委对马鞍山打造“白菜心”高度重视、寄予厚望,专门出台文件,强化政策支持,要求我们把打造“白菜心”作为落实“政治要件”的重要检验、融入“国家战略”的重要抓手、打造“三地一区”的重大窗口。我们要坚定扛起历史使命,以感恩之心激发奋进之志,以标兵姿态干出一流业绩,绝不辜负总书记的殷切希望!

(二)把握大势、抢抓机遇,以必胜信心迈进新征程

今后五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动力与压力同在、彩虹与风雨相伴的五年。我们迎来了红利叠加、催人奋进的战略机遇期。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随着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我国的产业分工、产业布局将加快调整,拥有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等多重战略机遇的马鞍山,承载总书记殷切关怀和省委大力支持的马鞍山,一定能争取到更丰厚的发展红利。我们迎来了厚积薄发、拔节向上的发展爆发期。过去五年,马鞍山产业项目加快建设,城市能级加快提升,生态价值加快转化,改革创新加快突破,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积蓄了强大势能。展望未来,马鞍山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生态优势、人文优势将更加凸显,发展要素将快速汇聚,发展潜力将加速释放,马鞍山大发展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其成可期。我们迎来了中流击水、不进则退的跨越赶超期。未来五年是城市发展的分水岭,区域竞争更加激烈,马太效应更加显现,长三角先发城市加速奔跑,省内城市你追我赶。越是分化洗牌的时候,越是追赶跨越的时候。我们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如履薄冰的危机感、责无旁贷的使命感,放眼长三角,奋力争先进,展现马鞍山应该有的时代风采,赢得马鞍山必须有的城市荣光!

(三)瞄准目标、保持定力,以昂扬斗志实现新蓝图

未来五年,是马鞍山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全市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奋力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长三角的“白菜心”,全力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生态福地、智造名城”。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是:瞄准新发展定位持续奋斗,长三角“白菜心”建设取得突破性、标志性成果,建成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示范区,成为全省“三地一区”重大展示窗口。具体目标是:

——生态环保高水准。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明显,绿色经济加快发展,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碳排放强度明显降低。生态环境指标位居长三角城市前列,生态环保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经济发展高质量。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37%左右,数字经济占比明显提升,建成长三角有重要影响力的智造名城。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居长三角城市前列,实现“总量双进位、人均争第一”,跻身长三角城市前15位。

——开放联动高水平。加快融入南京、合肥都市圈,实现与南京同城化,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中走在前列。创业城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改革成果加速集成,创业创新生态更加完善。

——城乡建设高颜值。加快建设长三角中心区现代化城市,城市能级和功能品质大幅跃升,老城区面貌明显改善,现代化新城区形态初显,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7%。乡村产业提质增效,人居环境大幅改善,乡村振兴成为全省样板。

——人民生活高品质。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高于经济增长,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建设全省共同富裕先行区。公共服务优质均衡水平居长三角城市前列,市域社会治理能力全面提升,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三、践行新发展理念,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打造长三角“白菜心”,必须聚焦重点任务,以创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示范区为抓手,深入实施生态环保、产业转型、一体化发展、城乡融合、社会治理“五大提升行动”,带动各领域各方面的工作突破,开创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

(一)突出绿色转型示范,打造生态优的“白菜心”

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马鞍山)经济带,当好长江大保护模范生。

加强生态保护修复。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统筹山水林田湖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深化新一轮“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高质量抓好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扎实开展“7+1”行动,全面落实长江“十年禁渔”。举全市之力推进向山地区生态修复与绿色转型发展,实施“十大工程”,加快重点项目建设,着力打造“两山”理念的马鞍山样板。深化生态文明制度创新,推深做实河湖长制,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全面推行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监督长制,探索开展田长制改革。

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稳定改善空气质量,实施“五气共治”,推进宝武马钢超低排放改造。聚焦水生态环境,实施“五水共治”,开展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巩固提升城区雨污分流改造、黑臭水体治理成果,加快县城建成区和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强化土壤污染防治,实施“五废共治”,加快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基地建设,积极创建“无废城市”。加快“智慧环保”建设,全面推广“环保管家”。

加快绿色低碳发展。制定实施全市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确保如期实现减排降碳目标。强化能源消费双控制度,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加快钢铁、铸造、化工等重点行业领域绿色化改造,深化省级以上开发园区循环化改造。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形成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尚。

创新生态价值转化。拓宽生态资源价值转化通道,让生态变资源、变产品、变平台,把绿色变经济。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绿色服务等产业,培育发展绿色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发展生态旅游业,做强生态农业,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探索开展生态资源权益交易,完善地表水断面、环境空气质量等生态补偿制度,深入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争创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产品,引导资本向环境治理、绿色经济等领域流动。

传承弘扬长江文化。以“人民保护长江、长江造福人民”为主题,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打好“长江牌”。加强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围绕和县猿人遗址、凌家滩、采石矶等文化遗产和《千字文》《陋室铭》等国学经典,项羽、李白、刘禹锡、王安石、虞允文等历史名人,深入挖掘长江文明源头文化、长江山水文化、长江诗歌文化、长江工业文化、长江红色文化等内涵。整合长江沿岸文旅资源,提炼主题特色,推动串珠成链,形成精品旅游线路,打造长三角旅游胜地。加大宣传策划力度,高水平办好李白诗歌节,争取“长江论坛”永久会址落户马鞍山。

(二)聚焦智造强市建设,打造产业强的“白菜心”

工业是马鞍山最厚重的城市底色。马鞍山最大的成就在工业,最大的问题在工业,最大的出路也在工业,必须坚定不移走工业强市、转型升级之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做大做强产业集群。聚焦优势主导产业和特色新兴产业,打造“1+3+N”产业集群升级版,即以钢铁产业为主导的先进结构材料国家级产业集群,以智能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绿色食品为标志的3个省级重大新兴产业集群,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及汽车、生命健康等为特色的若干个市级新兴产业集群,到202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超6000亿元。深入推进市与马钢融合发展,落实常态化对接机制,全力支持宝武马钢“1+8”产业基地建设,打造后劲十足大而强的新马钢。推进项目攻坚,加快吉利新能源商用车生产基地等重大项目建设。对“七未”项目实行全过程管理,严格落实各环节责任,推动项目建设提速提效。强化“双招双引”,坚持产业链招商、平台招商、基金招商、以商招商,提高招商实效。支持本地企业增资扩能,细化配套支持政策。深入实施民营经济上台阶计划,支持中小企业加快发展,打造一批“专精特新”和“单项冠军”企业。加快开发园区转型升级,推动市经开区、慈湖高新区打造千亿园区,当涂经开区升格国家级。

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亩均效益评价牵引作用,坚持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相结合,强化评价结果运用,差别化配置资源要素,推进优质企业做大做强、潜力企业提档升级,倒逼低效企业转型或退出,加大闲置用地、低效用地清理处置力度。强化数字赋能,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到2023年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全覆盖,到2025年培育市级以上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和生产线150个以上。

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坚持企业、产业、园区和行业一体推进,以铸造、数控机床、装备制造、食品等行业为突破口,引进和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商,促进企业“触网登云”。大力发展5G通信通讯、半导体、大数据、车联网、物联网等数字经济产业,争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

构建产业生态圈。优化要素资源配置,构建“多链协同”的产业发展生态,提高用市场逻辑谋事、资本力量干事的能力。围绕优势主导产业,加快建设一批共性技术研发、检验检测、试验认证等产业平台。稳妥推进金融超前发展战略,强化金融要素支撑,组织开展多层次、多样化的资本市场培训,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加大直接融资支持力度,大力推进企业上市挂牌。推动各类基金集聚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完善产业基金的建、管、用机制,最大限度发挥基金撬动产业的作用。

(三)勇当一体化发展排头兵,打造活力足的“白菜心”

坚定不移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之路,加速深度融入南京、合肥都市圈,不断增强经济发展活力,打造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节点城市。

推动“五个战略区块链接”。创新管理体制和合作机制,高水平建设江宁-博望新型功能区。推动和县-浦口、慈湖高新区-江宁滨江开发区纳入省级“3+N”新型功能区,统筹推进花山-江宁、当涂-高淳、含山-安巢经开区等毗邻地区深度融合,加快推进马鞍山青浦工业园等省际产业合作园区建设。深化与南京市、上海市长宁区和普陀区战略合作,推动各县区与沪苏浙县市(区)结对合作。积极引进长三角优质教育、医疗等资源,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跨市通办”、公共服务资源“跨市共享”,打造同城化生活圈。

健全现代交通体系。加快推进巢马高铁、宁马城际等骨干通道项目建设,开工建设扬镇宁马铁路,推动宁和城际二期适时启动建设。加快建设宁马高速“四改八”、合芜高速扩建、宁和高速等项目,推动建设S205、S446、G346等一批省际互联互通项目,实施慈湖河路北延、银杏大道东延、江东大道五期等宁马一体化重要市政通道项目,谋划建设主城区快速通道。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推进郑蒲港铁路运营达效,加快马鞍山江海联运枢纽、长江马鞍山段航道整治二期等项目建设。谋划推进通用航空机场建设。

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到2025年突破1000户,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50%。发挥市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大型央企的创新资源优势,组建创新联合体,争创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深度融入长三角产业链创新链,主动对接沪宁产业创新带,加强与南京、合肥等城市协同创新,推广使用科技创新券。推动“政产学研用金”六位一体深度融合,加速创新成果转移转化。

加快建设创业城市。进一步对标沪苏浙先进城市,打造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促进创新创业要素向马鞍山集聚,加快发展“四新经济”。鼓励创意创新创造,培育一批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和创业团队到马鞍山创业。深入实施“诗城英才”计划和人才工作“登高”计划,重点引进产业发展急需的高端人才、技能人才和大学生。常态化开展“四送一服”专项行动,发挥企业服务中心等平台作用,持续推进市场化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

发挥改革突破和先导作用。加强改革系统集成,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全力推动改革落地见效。对标“杭嘉湖”和苏南,积极借鉴改革创新举措,努力在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用地保障、金融财税等方面实现突破。积极争取国家级、省级改革试点,努力创造更多“马鞍山经验”。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优化营商环境“100条”3.0版。深化“标准地”改革,提高土地审批质效。加快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实施“管委会+公司”“法定机构”管理运营模式。

增强循环畅通能力。加快融入长三角产业循环、供需循环,提高在区域产业链供应链中的资源配置能力。持续扩大有效投资,推进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等重大工程建设。创新投融资机制,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全面推进消费扩容提质,统筹发展实物商品和服务消费、线上和线下消费、城市和乡村消费,打造一批特色商业街区、夜间经济集聚区。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加快建设安徽自贸区联动创新区,争取纳入自贸区扩区,推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推动马鞍山综合保税区与郑蒲港联动发展,加快打造安徽保税港区。深化对台对外经贸合作,鼓励宝武马钢、十七冶等重点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合作。

(四)构建协调发展格局,打造城乡美的“白菜心”

坚定不移走城乡融合、协调发展之路,加快建设长三角中心区现代化城市和乡村振兴样板区,打造宜业宜居宜游的美丽家园。

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坚持统筹规划和规划统筹,高质量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适时推动行政区划调整。坚持组团式、网格化、田园城市的总体思路,做大做强中心城区,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打造多片区特色乡村。推动跨江发展,启动过江通道建设工作,在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全域旅游、发展要素等方面给予江北地区更多支持,加快构建一江两岸协调发展新格局。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围绕巢马高铁、宁马城际建设优化城市布局,提升秀山新区城市功能,开发阳湖片区,建设高铁新城。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以雨山湖周边、205国道沿线为重点,加大棚户区、老旧小区改造力度。有序开展“城市双修”,补齐市政路网、公共交通、停车场、物业管理等短板,推进马向路、霍里山大道沿线环境整治,开展未来社区建设试点。实施城市防洪体系建设工程和城市内涝治理工程,扎实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加快建设智慧城市。以数字政府建设为引领,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推进数字信息“一网通用”,强化数据资源整合,打破数据孤岛和部门壁垒,建设“城市大脑”。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深化拓展“互联网+政务服务”,全面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推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实行“大数据+网格化”,实现问题发现、交办、整改、反馈闭环管理,提升城市维护管理的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加快“一县一特”全产业链创建,推进农业产业强镇、“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建设。支持当涂县、和县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含山县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实施“培强扶优消薄”工程,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开展乡村建设行动,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重点建设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和“最美乡村旅游大道”。扎实开展“百村示范、千村整治”,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深入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改革,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和“三变”改革成果,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推进农房集聚、村镇提升。

(五)树立美好生活标杆,打造百姓富的“白菜心”

坚定不移走人民至上、共同富裕之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提升群众幸福指数。持续加大民生投入,提高民生工程和民生实事精准度。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着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完善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再分配调节机制,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加快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通高中多样特色发展,认真做好“双减”工作。加强中职、高职教育资源整合,建立2个中高职一体化职业教育集团。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支持安徽工业大学建设国家一流学科高校,支持马鞍山师专、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创建本科层次院校。全面推进健康马鞍山行动,实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智慧医疗三大工程,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积极落实三孩生育政策,发展婴幼儿照护服务,有效扩大托位供给。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加快发展养老事业和产业,深化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打造面向长三角的康养基地。

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聚山纳川、一马当先”城市精神。持续选树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人物,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关爱行动,在全社会形成“学好人、做好人”的浓厚氛围。深入实施文明创建提升工程,推动文明创建常态化、长效化,推深做实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推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媒体融合发展,推动市级主流媒体做大做强、县级融媒体中心提质增效。完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体系,培育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打造文化领军企业。

加强社会治理创新。推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以解决问题为重点,加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推动共建共治共享。推进市县乡村四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构建社会治理智能化综合平台。巩固提升基层信息系统清理整合成果,促进数据资源共享。推深做实城乡网格化服务管理,提高全科网格建设水平。提升村(居)民“大管家”功能,打造党建引领的基层治理共同体。加快法治马鞍山建设,推进党委依法执政、政府依法行政、部门依法办事,做好地方立法工作,提升司法质量、效率和公信力,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争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

筑牢安全发展底线。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入落实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方案体系,全方位防控各领域重大风险,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马鞍山。落实重大信访维稳问题会商调度机制,深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持续推进信访积案化解。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健全立体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统筹做好重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严格执行政府债务规模和成本“双控”制度。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提升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加快实施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常态化开展“铸安”行动,争创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

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严格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不断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前进,为打造长三角“白菜心”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一)坚持党的领导,锻造引领发展的核心力量。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决抓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的贯彻落实。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突出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支持人大、政府、政协和纪检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依章程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开展工作。巩固和发展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提升多党合作水平。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加强党管武装,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良好局面。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有力武器。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制度,发扬党内民主,进一步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

(二)坚持补钙铸魂,夯实绝对忠诚的思想根基。牢牢抓住党的思想建设这个基础性建设,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扎实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化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完善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记初心使命,增强信仰、信念、信心。面向基层党员群众宣传宣讲,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落地生根。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网络意识形态管理,壮大主流舆论阵地,敢于和善于开展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

(三)坚持精准选用,培育勇担重任的干部队伍。落实好干部标准,坚持凭实绩看德才、凭德才用干部,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确导向。发挥党校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用好马鞍山企业家学院、产业学院、新时代大讲堂、薛家洼现场教学基地,积极选派干部到长三角城市学习锻炼,提升干部队伍政治素质和专业能力。聚焦知事识人,加强干部政治素质考察,深化“三案”精准管理,完善以日常考核为基础、年度考核为重点、专项考核为补充的考核体系,动态调整干部,推动能上能下。健全选育管用全链条机制,实施重点领域领导班子优化提升行动,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统筹使用好各年龄段干部,合理配备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加强离退休干部工作。健全正向激励、容错纠错和澄清保护制度,旗帜鲜明为改革者鼓劲、为实干者撑腰、为担当者担当。

(四)坚持固本强基,筑牢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树牢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推进农村基层党建“一抓双促”工程,加强乡村干部队伍能力建设,加大选派干部力度,充分发挥选调生村官作用。深化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推深做实街道体制改革,完善“社区吹哨、部门报到”长效机制,加强区域化党建,建立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提升城市党建整体效能。统筹抓好机关、国企、学校、非公等领域基层党建,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实施党支部建设质量提升行动,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抓好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

(五)坚持正风反腐,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省、市委实施细则,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查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健全基层减负长效机制,让基层干部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加强巡察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严格落实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完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常态化开展党内政治监督谈话,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精准开展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坚持关口前移、抓早抓小,抓好分级分类警示教育,贯通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推进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以良好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在全社会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同志们,殷殷嘱托重如千钧,使命在肩催人奋进。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立争先之志,兴实干之风,举万众之力,奋力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长三角的“白菜心”,全力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生态福地、智造名城”,谱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绚丽篇章!

[编辑: 邵国权 审核:戎小平 监制:王小明 ]
分享到:
09/27 张岳峰: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交出更加精彩的答卷
今天上午闭幕的市第十次党代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市委和市纪委。刚才,市委十届一次全会又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市委常委班子和书记、副书记,通过了市纪委十届一次全会的选举结果。这既是427名党代表的支持,也是全市15.8万名党员的信任,更是216万马鞍山人民的重托。在此,我代表新一届市委常委班子,对大家的信任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详细]
09/27 学精神 见行动 抓落实 谋发展
市第十次党代会胜利闭幕后,我市各级各部门迅速行动,组织学习贯彻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大家一致表示,要迅速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上来,立足本职岗位,勇担使命,奋力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长三角的“白菜心”,全力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生态福地、智造名城”,为创造马鞍山人民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而不懈奋斗。 [详细]
09/27 开启打造城乡美新征程 共同绘好家园靓新画卷
“构建协调发展格局,打造城乡美的‘白菜心’”。市第十次党代会报告强调,坚定不移走城乡融合、协调发展之路,优化城乡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加快建设智慧城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建设长三角中心区现代化城市和乡村振兴样板区,打造宜业宜居宜游的美丽家园。 [详细]
09/26 场外连线 | 区域一体化发展冲在前 高水平对外开放加把劲
“勇当一体化发展排头兵,打造活力足的‘白菜心’。”市第十次党代会报告强调,坚定不移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之路,加速深度融入南京、合肥都市圈,推动“五个战略区块链接”,健全现代交通体系,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加快建设创业城市,发挥改革突破和先导作用,增强循环畅通能力,打造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节点城市。 [详细]
09/26 握紧历史“接力棒” 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肩负全市人民的重托和期待,凝聚全市上下的智慧和力量,中国共产党马鞍山市第十次代表大会圆满完成各项议程,胜利闭幕了。这是一次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的大会,是一次勇担使命、整装出发的大会,是一次凝心聚力、团结鼓劲的大会,必将极大地激励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立足新起点,奋进新时代,创造新辉煌,不断把马鞍山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我们对大会的圆满成功表示热烈祝贺! [详细]
09/26 区域一体化发展冲在前 高水平对外开放加把劲
“勇当一体化发展排头兵,打造活力足的‘白菜心’。”市第十次党代会报告强调,坚定不移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之路,加速深度融入南京、合肥都市圈,推动“五个战略区块链接”,健全现代交通体系,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加快建设创业城市,发挥改革突破和先导作用,增强循环畅通能力,打造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节点城市。 [详细]
09/25 中国共产党马鞍山市第十次代表大会胜利闭幕
9月25日上午11时,中国共产党马鞍山市第十次代表大会经过全体代表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预定的各项任务,在市会议中心胜利闭幕。 [详细]
相关新闻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