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马鞍山新闻网 > 要闻 > 正文

家电产业,按下迭代“快进键”

2021-09-27 14:33:38 来源: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市场经济,潮起潮落,唯创新奋进者胜。

以合肥、滁州、芜湖为中心,安徽形成了中国乃至全球重要的家电制造基地。“十三五”期间,安徽冰箱、空调、洗衣机、彩电等“四大件”总产量49870.3万台,居全国第二。

着眼智能家居时代的新需求,安徽正在加快产业迭代,推进物联网体系和工业互联网体系创新,打造家居智慧生态场景,加速形成“多链协同”的融链发展生态,推动家电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转型升级。

丰富产品结构,提升产品附加值

站在合肥海尔冰箱厂一期办公楼的大厅,眼前墙壁上张贴着海尔在全球的布局图。

这里是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始信路为起始点连接海尔4个工业园,总占地面积1948亩,是海尔集团除青岛总部以外最大的生产制造基地,一期工厂就是其一,每年生产上万台冰箱。

“1997年,海尔接手黄山电视机厂,成为最早进入合肥的省外家电企业。如今海尔在安徽的生产线涉及空调、洗衣机、冰箱等,产值超过280亿元。”近日,记者来到海尔工业园一期冰箱厂,与合肥海尔工业园园区长管毓贤一同走在高大宽敞的厂房内,身边智能化的生产线正在生产最新款冰箱。

美菱、海尔是造冰箱的?格力、美的是空调制造商?今天,我们已很难如此定义一家企业。竞争和全球化战略的需要,让越来越多的家电企业不断延长产品线,实施多品牌战略,成为“家电航母”。

美菱,合肥本土孕育壮大的冰箱企业,如今已与长虹联手,成为产品线涵盖冰箱、洗衣机、空调、热水器、小家电等数十类产品的巨型企业。

“虽然公司产品架构主要以智能电视产品为主,但也拓展了显示器、绿色照明、安防监控、商业显示等。智能电视产品未来主要向轻薄化、智能化、高清化、无框化、大屏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安徽康佳电子有限公司产业政策研究室主任吴飞介绍。

“十三五”期间,合肥市冰箱、洗衣机、空调、彩电等家电“四大件”产品单项产量均突破1000万台,规上企业合计90余户。“比量更重要的是质。产业链完整性持续提升,产品线不断延长并升级,构成了我们最核心的竞争力。”合肥市经信局消费品工业处处长张华表示,目前合肥已形成集家电研发、生产、销售、物流及相关配套服务的完整产业链。“龙头企业—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日益成熟,白色家电本地平均配套率约为70%,核心配套率约为75%。全市195款产品(系统)通过国家智能家电联合评价认证,总数全国第一。

拥有美的、格力、江森日立等龙头家电企业的芜湖市家电产业本地配套超过80%,涵盖钣金、注塑、喷涂、橡胶件等诸多家电生产所需,全产业链配套供应半径不超过150公里,形成了大中小企业共生体系。

着眼未来,《安徽省智能家电(居)产业“双招双引”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形成世界级智能家电(居)产业集群,总产值突破6000亿元,百亿企业10个以上,要进一步丰富产品结构,提升产品附加值。

“未来安徽家电产业的产品结构,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多’。”省经信委消费品工业处相关负责人吴合金表示。根据《实施方案》,未来安徽家电产品结构将包括多用途冰箱、多功能空调、多品类洗护、多维度屏显、多集成厨电、多系列家居。“以电视为例,包含OLED电视、激光电视、8K电视、Mini LED电视等智能化、超高清电视产品,还将增加AR、VR、3D显示产品等。”吴合金说。

“基地+集聚”,打造产业新集群是实现这一产品布局的基础。我省将加快建设以合肥为主体、芜湖和滁州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家电制造基地。大力引导智能家电(居)及零部件企业向基地集聚,全面推进合肥、芜湖、滁州开展多中心及总部基地建设。支持蚌埠、马鞍山、阜阳、六安、宣城等地为多节点的智能家电(居)产业基地建设。

让更多优质企业落户安徽。我省将大力实施“双招双引”行动计划,进一步摸清智能家电(居)产业发展情况,找准产业补链、强链、延链需求,细分智能家电(居)产业“双招双引”主攻方向和主要任务。围绕产业链、创新链,进一步摸清情况,全方位延伸产品链、技术链、供应链、服务链,以高质量的增量激活存量。

“智能家电(居)的发展,技术进步越来越成为第一牵动力”——

加强核心技术研发,突破关键零部件

滁州博西华家用电器公司是西门子在海外的6个智能化洗碗机工厂之一。生产线上,一把小小的螺丝枪,每每令参观者震惊。

近日记者在这里看到,当一台正在拼装的洗碗机沿流水线抵达工位,工人熟练地拿起悬挂在一旁的螺丝枪,“哧哧”声中,4个螺丝被拧紧。几乎同时,身旁的一块显示屏上,这4个螺丝位显示绿色标志,这表明螺丝的位置、深度、力度均符合要求。

“它不仅可以检测有没有漏掉螺丝,还能评估是不是拧紧了。如果螺丝角度有问题,也会在屏幕上显示。”公司洗碗机工厂厂长赵标介绍。

多达近百项先进技术和设备的支撑,滁州这个工厂才得以制造出全球一流的洗碗机。

今年3月,2021年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艾普兰奖揭晓,滁州经开区扬子空调“零风感双系统”旋转柜机获创新奖。艾普兰奖是目前我国规格最高的家电产品类表彰奖项,代表着年度行业新品的最高水准和最新技术走向。如今这款空调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从兴盛于上世纪80年代,到因产品老化跟不上市场而掉队,再到近年来以创新塑造新的核心优势,从传统家电生产向智能制造提升,技术革新始终是企业壮大的法宝。”公司董事会秘书方钊深有感触地说。

去年,长虹美菱在合肥面向全球首发“十分薄”滚筒洗衣机,刷新了10kg洗衣机世界纪录,获得《世界上最薄的10kg滚筒洗衣机》认证,占据超薄洗衣机领域制高点。“这背后是内桶锥形胀圆技术、斜角稳定技术、云盘冷凝技术3项尖端技术的支撑。”美菱洗衣机事业部总经理助理谢文才透露。

在合肥,家电产业研发机构数、研发投入额、研发人员数、授权专利量名列全市工业前列,研发经费年均增长17.1%。全市家电企业共拥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6家,省级以上工业设计中心9家,品牌家电企业实现企业技术中心全覆盖。

从我国第一台窗式空调到世界第一台VCD,从全球第一台仿生搓洗式洗衣机到第一台变容式冰箱,创新是安徽家电之都崛起的秘诀。智能化的时代,依旧如此。放眼世界智能家电(居)产业的发展,技术进步越来越成为第一牵动力。没有技术储备的企业,注定无法点亮未来家电产业道路。

安徽已经明确提出,到2025年全省要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6家以上,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5家左右。其中“加强核心技术研发,突破关键零部件”成为关键词。重点研发高效节能技术、智能健康技术、舒适性技术、信息通讯技术、智能交互技术和设计仿真技术等关键共性技术。突破芯片组件、智能传感器、压缩机、电路板、高效电机和新型显示器件等关键零部件。实现先进碳材料、保温绝热材料、制冷剂替代材料、精密金属材料和绿色可循环非金属材料升级。应用高端制造、新型高效换热器加工和专用检测等关键装备。

“外引+内强”是重要的创新路径。安徽将着力做好“引进来”,瞄准国际知名主机企业及核心技术的配套企业,引进到我省设立区域总部、研发中心、制造基地;有针对性引进小家电生产及配套企业,推进高端智能家电(居)和功能型生活电器快速发展。与此同时推动“走出去”,适应“双循环”发展格局,发挥“一带一路”平台作用,大力推进产品外销、商业和资本输出。

人才是创新的主体。我省将实施“人才+引智”,完善育才新机制。引进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带动产业发展的创新团队,打造一批核心零部件、智能制造等领域的杰出人才、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等高端人才,谋划实施高端人才激励计划。通过“技能大师工作室”名师带高徒,培养、培育高技能人才和高级蓝领人才、工匠人才。推动人才深度融合、跨界协调创新,促进高层次人才共享共用。构建引才、育才、用才、留才一体推进的良好机制。

“智能工厂提升了产品品质,提高了企业市场竞争力”——

强化数字赋能,实施智能制造

纤尘不染的生产车间里,一块液晶面板进入流水线,机器臂接连挥舞协作,只有几个工人辅助作业。在安徽康佳电子新建的绿色智能工厂,一台台电视机从这里被制造出来,发往全国。

“液晶面板相当于是一块薄玻璃,厚度不到1毫米,如果人工搬运很容易磕碰,机器操作更加精准高效。”在吴飞看来,“自动化”是这个工厂最鲜明的特点,自动上线、自动点胶、自动锁螺丝……自动包装、自动堆码下线。从原材料配送进车间,到成品打包发送,基本实现了全流程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

智能制造带来了家电产业的提质增效。安徽康佳电子工厂用工由原来的145人下降到80人左右,生产效率提升50%以上;订单的交货周期由原先的45天缩短到30天,提高了33%。吴飞表示,这样的智能化改造一方面有效避免了人员作业对产品质量的影响,降低废品率,提高产品品质;另一方面能更好满足目前无边框、全面屏、OLED、Mini LED等高端产品的生产,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随着人口红利逐渐减少,人力成本已经成为传统制造业的最大软肋。通过5G技术、AI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家电产业深度融合,“机器换人”,提升生产水平,无疑是家电产业转型方向之一。滁州市经信局原材料与消费品科科长王岐说:“将持续推动企业生产设备智能化改造,引入柔性化、智能化生产线等,提升产品智能化水平,鼓励发展数字化转型共性支撑平台和行业‘数据大脑’,推动家电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生产的智能化发展不仅体现在产品制造上,数字化管理、数据流通共享在支撑决策、驱动运营、优化创新等方面也发挥重要作用。

合肥海尔工厂的信息智能化交互平台实现了用户、工厂以及供应商之间的信息互联。管毓贤说:“信息的及时共享,不仅使工厂可以快速地了解市场变化,供应商也能无障碍地参与到产品与方案的前端设计,双方更高效地交互出解决方案,实现产品迭代。”

但记者在调研中发现,类似海尔工厂的交互协作在我省家电企业中的应用还较少,工业互联网应用还不够全面,多停留在产品的生产制造上,家电产业亟待提升数据开发利用的深度和广度,强化数据流、物流、资金流的协同水平。对此,《实施方案》也指出,强化数字赋能,实施智能制造,要提升数字化管理水平,打造覆盖设计、生产、质量、订单、物流、市场、客户、维修的行业级、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鼓励新模式应用,推动家电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打造一批具有推广意义的5G应用场景试点示范。

“解决技术上的难题、打破品牌间的互联壁垒”——

打造家居智慧生态场景,向智能家居产业转型

回家之前,在手机App上简单操作一下,卧室的空调就能提前开启;空调安上了“眼睛”,如果“看”到孩子没有盖被子,就会自动调高温度……在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的空调样机陈列大厅里,六成以上产品带有智能互联功能。

位于合肥高新区的大德智能科技公司体验馆里,一幕幕智能化家居生活场景徐徐展开。

推开房门,灯光自动点亮;一句口令,操纵全屋电器;刮风下雨天,阳台的窗户会乖乖关上;如果不慎发生燃气泄漏,燃气阀自动关闭的同时开窗换气,手机还会收到提醒短信……大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务平介绍:“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相当于智能家居的‘大脑’,与传统家电企业不同,大德专注于控制系统的研发应用。从消费者居住的空间环境出发,针对生活需求和痛点,推出智能照明、智能家电控制、监控安防、睡眠监测、环境监测等智能家居系列产品。”

让万物互联,人们通过智能设备甚至语音、面部等来控制家电,享受更舒适的居家生活。智能家电向智能家居、智慧家庭方向升级,是新阶段家电行业的必然趋势。

走访中记者发现,美菱、海尔、美的、康佳等众多品牌纷纷推出智能家居体系,提供“智能家居解决方案”,促进单一品类家电企业智能化转型。但是,家电企业在布局时,往往局限于自有品牌的智能控制和互联技术,旗下产品大多只支持单一平台,兼容性差。从消费端看,目前用户消费的产品主要还是一些小型的智能单品,全屋智能化应用较少。

如何真正实现智慧家庭?“必须要解决技术上的难题、打破品牌间的互联壁垒。”张华说,合肥市通过建立智能家电产业链链长调度机制,由政府分管负责同志担任产业链链长,建立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开展常态化服务机制,推动产业链同城采购,帮助企业推广新产品新技术,衔接贯通产业链、创新链、政策链、人才链,打造“智能家电—智能家居—智慧家庭”生态。

继往开来,再续华章。安徽作为全国家电重要生产基地和品牌汇聚地,在发展智能家居产业上有先天优势。按照《实施方案》要求,围绕打造“绿色、健康、时尚、简约”家居智慧生态场景,推进智能家电(居)产业物联网体系创新、工业互联网体系创新,接下来将有针对性地引进智能家居头部企业和方案解决商,研发智能家居平台系统、推进标准编制,实现众多品牌、不同产品之间的互联互通,空间上以智慧客厅、智慧厨房、智慧卧室、智慧浴室等为应用场景,产品链上以衣联网、食联网、娱联网、水联网等为组成单元,推动家电产业向智能家居产业转型。

■ 本报记者 史力 彭园园

[编辑: 吴曲波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