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老党员组成“胡子爷爷党史宣讲团”,结合自身经历宣讲“红色故事”;
三十多个党员致富户组成“红色帮帮团”,带领大家一起富,在大地上书写“红色答卷”;
更多的无职党员以高度的自觉性,力所能及为群众办实事,留下一段段“红色佳话”。
无职党员是基层党员队伍的主体,也是党的细胞,其活性直接影响党的活力。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当涂县打通农村党史学习教育“最后一米”,激活了无职党员为群众办实事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彰显出无职党员们永不褪色的初心。

人老心愈红 宣讲更躬行
“乡亲们,今天来跟大家讲讲发生在我们家门口的红色故事。1938 年,新四军二支队司令部就曾经设在我镇的光华村,粟裕在这里发动组织群众武装抗日……”“胡子爷爷”一开口,就把乡亲们吸引住了。今年以来,“胡子爷爷党史宣讲团”在红色水乡石桥镇可吃香了,村村争着请,人人愿意听。
原来,党史学习教育全面启动后,沛东村三位八旬老党员丁咸茂、方玉仁、郭荣兴就坐不住了,合计着怎样发挥一名普通党员的作用。自己年纪大了,别的事干不动,但因为都是退休教师,挑下宣讲党史的担子还是有能力的。三位老人把想法向村党支部作了汇报,村支书鲁先平欣然应允。
为了努力把课讲好,让乡亲们能听懂、愿意听,三位老人戴上老花镜,认真地学习起党史来,尤其注意搜集家门口的红色故事,并结合现如今的幸福生活,精心准备宣讲稿。从3月14日第一次开讲到如今,已宣讲了十多场,场场听众爆满。
党史讲得精彩,三位“胡子爷爷”关心留守儿童的故事更让乡亲们念念不忘。自 2016 年以来,仨人把村里的留守儿童集中起来,义务办起校外辅导站,依据留守儿童年龄、爱好、知识水平编成了文化补习、书画、音乐班。为了增强校外辅导站的吸引力,三位老师一合计,决定教孩子们拉二胡。6 年来,村上已有 40 多个孩子学会了拉二胡,三位老人带出了一个“留守儿童二胡村”。
拾起老手艺 找回价值感
“能不能帮我把这边再剪短一点儿?”“这个手艺好,可以开理发店了!”今年4月以来,大陇镇新丰村养老服务站热闹起来,爱心免费理发服务吸引了村里不少老人排队等候。老党员陈学清拿着剪刀、剃刀和梳子为村里的老人们免费理发,一手娴熟的理发技能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村党支部正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自己该做点什么?作为普通党员的陈学清一时犯起愁来,想来想去,自己有理发的专业技能特长,便主动请缨,希望能为村里的老年人提供义务理发服务。村党支部书记陈章俊一口答应,还在新建的养老服务站里,为陈学清单独安排了一间房间当做爱心理发室。自爱心理发室开张以来,陈学清已经为村里60岁以上老人、五保户、残疾人定期提供免费理发服务百人次。
“党员就是不一样,心里总是搁着乡亲们。”村民张成点赞说,陈学清早就放下了理发这门手艺,搞起了螃蟹养殖,时时刻刻都不忘在技术上帮扶其他乡亲,如今又拾起老手艺,在一修一剪中,把服务做到了群众心坎里,充分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风采。
面对乡亲们的点赞,陈学清真诚地说:“为乡亲们义务理发,让我这个普通党员也找回了存在感、价值感,心里感到比以前充实多了,我会一直干下去。”

组成“帮帮团”大家一起富
“是‘红色帮帮团’帮我走上了致富路。”乌溪镇七房村蟹苗养殖户史海林拿上塘口的水样,来到“红色帮帮团”新成立的水产技术服务站,看看水质如何,需不需要改进。
史海林说的“红色帮帮团”,是一支由村里 30 多个党员致富户组成的专业服务蟹农的志愿组织,目的只有一个,通过抱团发展模式,加大对散户、弱户的技术和销售支持,带领大家一起富。
史海林想从事蟹苗养殖,但缺资金,又不懂技术。“红色帮帮团”的党员周先锋主动结对,提出由他出资金、技术,史海林出力,合伙养殖蟹苗,当年就盈利10万多元。为帮助村民解决蟹苗销售问题,“帮帮团”还组建一支由党员养殖大户组成的蟹苗经纪人队伍,组团外出联系客户,签订蟹苗长期销售协议,为销售提供兜底保障。
如今,在“红色帮帮团”的带动下,七房村成了远近闻名的蟹苗养殖专业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600元,在省内排在前列。今年7月1日,作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代表,村党总支书记刘小兵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红色帮帮团”里的每一位党员也都大受鼓舞。大家商量着,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践行党建引领发展之路,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眼下,“红色帮帮团”正抓住全省第一批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试点村的机遇,主动作为,推动共同富裕和文明乡风建设再上新台阶。
文图/记者 吴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