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马鞍山新闻网 > 聚焦 > 正文

打造长三角“白菜心”,马鞍山如何逐“绿”前行?

2021-10-26 00:46:40 来源:皖江在线

这是一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

马鞍山推动生态环境整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

这是一次乘风破浪、激流勇进的非凡航程——

从守护一江碧水向东流,到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再到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全市上下执笔共绘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画卷。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马鞍山市第十次党代会再次吹响新征程的号角:要突出绿色转型示范,打造生态优的“白菜心”,生态环保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逐绿而行,久久为功。在这片热土上,生态理念堡垒正在不断构筑,生态建设根基不断夯实,生态产业动能不断孕育。

一幅青山绿水、江面如画的生态文明建设美好图景,正在马鞍山一江两岸徐徐铺展。

绿色守护:一江碧水向东流

马鞍山薛家洼生态园,岸绿山青、鸟语花香。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人民保护长江,长江造福人民”……

当“长江大保护”的号角响彻大地,新时代的马鞍山借“整改”之力,堵“排污”之口,还“绿色”之滨,刮骨疗毒,固本培元,在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土地上,重塑长江生态。

曾经,因钢兴市,环保“账户”严重“透支”,“临水不亲水”的窘境一度成为城市发展的困惑。

如今,生态立市,突出问题整改“清零”,一个个生态“难点”“堵点”被有效破解。

“采石风景”成为她的底色,“杨树林”成为她的嫁衣,“薛家洼”成为她的粉缀,“滨江生态园”成为她的新装,这座城市用源远流长的历史沉淀和滨江新绿支撑起江城儿女的自豪与荣光!

“用三个多月的时间,实现长江东岸从‘滨江不见江’到‘城市生态客厅’的美丽蝶变。”市第十次党代会报告为这场“暴风劲雨”留下了生动注脚。

马鞍山用实际行动回应殷殷期盼,荣膺安徽省首个省级生态文明创建示范市。2018年以来,马鞍山市环保整改工作连续三年考核全省第一。

一路披荆斩棘,一路高歌猛进。

马鞍山率先在全省以市政府层面专项推动“环保管家”模式;率先在全国实现长江干流及重要水域常年禁捕和渔民退捕转产,创造出“禁得最早、做得最好”的马鞍山经验。

从“捕”到“护”,一字之差,不变的是地点,变的是观念。

如果说,碧水东流见证的是初心,那么传承弘扬好长江文化则是马鞍山不倦的追求。

今年国庆假期,长江东岸的滨江文化公园里一片忙碌。搭建室外舞池、进行节目彩排……10月13日,第33届马鞍山李白诗歌节开幕式在这里上演。

大江颂歌,千里传情。

从闻名遐迩的太白楼至自然成趣的三元洞,从寓意深厚的蛾眉亭至神奇怪诞的然犀亭……长江文化成主线,绿色江岸作底色,诗歌艺术是精髓,对于马鞍山而言,长江文化一直不乏,不仅植根于人心之中,更流淌于血脉之间。

绿色宜居:碧水蓝天尽开颜

天朗气清,抬头,是怡人的“天空蓝”;碧水泛波,放眼,是沁人的“生态绿”;万木吐翠,四顾,是醉人的“沃土黑”。

春风席“生态福地”,秋雨润“智造名城”。

“生态环境指标位居长三角城市前列,生态环保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市第十次党代会让我们看到了马鞍山对标的高度与决心。

新征途,再出发!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呵护绿水蓝天净土,绘就生态幸福底色。

“党代会报告让我们备受鼓舞,坚定了企业发展的信心。下一步我们将持续优化产业结构,通过一系列刀刃向内的‘环保革命’,构建起全产业链全覆盖的绿色防护网。”国星生化公司总经理谷顺明道出了众多企业家的心声。

激活企业绿色细胞,走稳生态立市步伐,见证在点点滴滴。

乘风破浪,逐梦蓝天白云——

非道路移动机械编码、冬季秸秆禁止焚烧;马钢超低排放改造加快推进、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全面完成;夏季臭氧污染防治监督帮扶有序开展、车载走航动态监测……向发展要蓝天,向蓝天要空间。

水清河晏,再现碧波粼粼——

“截”堵直排污水、开展管网排“查”、守“护”饮用水源、提升“治”污能力、强化水质监“测”……问渠哪得清如许?齐抓共管活水来,百姓脸上笑颜开。

守望绿色,呵护一方净土——

一般工业固废“放心安新家”、矿山生态修复“旧貌换新颜”、船舶污染物执法“联合出利刃”、风险监控点监测“把脉护健康”……为生态修复做“加法”,为清理固废做“减法”。

一组数字晒出生态亮眼成绩单。

2020年,马鞍山市空气优良天数比例高达88.3%,空气质量达到有监测记录以来历史最好水平;长江马鞍山段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达100%,创国家考核以来最好水平;全市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100%。

一江两岸森林城,吴楚画廊马鞍山。

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7.72%,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4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68平方米。马鞍山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绿色宜居,马鞍山正以“一盘棋”的思想共谋划,以“一船人”的齐心共风雨,以“一家人”的感情共荣辱。

绿色振兴:守得云开见月明

玻璃栈道观景,水上漂流运动;动物乐园齐聚,水下餐厅在建……在位于当涂县的安徽大青山野生动物世界,开业一年多的长三角首家“矿坑乐园”已成为网红生态旅游景点,众多游客纷至沓来。

不曾想,这里原先是一座城市伤疤废弃矿坑场——原国安采石场。

作为马鞍山市探索市场化方式推进矿山生态修复的“样板”,安徽大青山野生动物世界管理有限公司投资了近2亿元进行矿坑修复治理和综合利用开发,借助原有地形地貌,打造蹦极、玻璃栈道、水下餐厅等特色项目。

“宁愿多花钱,咱也不能欠了生态账。”安徽大青山野生动物世界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林修金娓娓道出众多马鞍山人的“生态经”。

工业是马鞍山最深厚的底色。忆韶华,擎起灯火的矿区、溅起钢花的工厂构筑起祖辈们得以安身立命的家园,却也留下了千疮百孔。

望今朝,如何变“卖石子”为“卖风景”,加快绿色低碳发展、创新生态价值转化,实现绿色振兴?

市第十次党代会给出具体目标——生态环保高水准。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明显,绿色经济加快发展,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碳排放强度明显降低。

策高必当行远。

去年,马鞍山建市以来的首个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工作按下“启动键”。全市以“整盘棋”思想,优化城市发展布局,实现城市绿色振兴。

今年,马鞍山市向山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成功获批EOD模式试点,开启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新篇章。

有一种变化,叫做从“跃然纸上”到“映入眼帘”。

在丁山矿区和凹山湖西侧矿山修复项目现场,栽种不久的元宝枫、杜仲、山桐子等“三棵树”正茁壮成长。

“三棵树”一二三产融合项目,通过一产种植、二产加工、三产销售以及文旅休闲,打造全产业链的发展模式,实现自我“造血”。

从过去单纯的生态修复治理,到探索利用市场化方式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再到按照EOD(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路径,采用“生态修复+”治理,加大产业收益对生态环境治理的反哺力度……马鞍山的生态修复治理模式正在实现“三级跳”。

“对向山地区而言,生态修复最根本的是要让老百姓享受宜业宜居宜游的美好环境。”共青团马鞍山市雨山区委书记、向山镇党委副书记王文君表示。

如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不仅落地生根在向山地区,更开花结果在一江两岸。马鞍山这座城市正朝着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振兴的蓝图大步迈进。

文图/记者 任德玲 人民网记者 汪瑞华

视频/记者 刘青元

[编辑: 邵国权 审核:戎小平 监制:王小明 ]
分享到:
10/26 张岳峰:高度重视、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
10月25日,市委书记张岳峰前往市信访局开门接访。他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宗旨意识,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高度重视、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副市长方文,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副市长杨善斌参加接访。[详细]
10/26 市政府第122次常务会议研究了这些工作
10月25日下午,市长袁方主持召开市政府第122次常务会议,审议关于在全市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等议题,研究阳湖片区开发建设有关情况。 [详细]
10/26 我市两个社区上榜“2021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了“2021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命名名单,安徽省44个社区上榜,我市博望区新市镇刘山村和花山区江东街道明珠社区跻身榜单。 [详细]
10/25 省委书记郑栅洁在阜阳调研
10/25 打造长三角“白菜心”,马鞍山如何“生机勃发”?
今年9月召开的市第十次党代会,是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在马鞍山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的新发展定位、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为深入贯彻落实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提振信心、凝心聚力,奋力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长三角的“白菜心”,全力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生态福地、智造名城”,马鞍山日报社联合人民网安徽频道、新华网安徽频道推出“打造长三角‘白菜心’”融媒体系列报道。本组策划报道采用文字、图片、专题、海报和微视频等全媒体形态,在人民网安徽频道、新华网安徽频道、聊时局、马鞍山日报社旗下多媒体平台进行传播。敬请关注! [详细]
10/25 马鞍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10/25 “交通先行”铺就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蓝图催人奋进,实干铸就未来。市第十次党代会总结了过去五年所取得的成绩,擘画了未来五年的宏伟蓝图,确定了重点任务,为我们下一步工作指明方向、提供遵循。”10月20日,市交通运输局党委书记、局长谷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市交运局将牢牢把握交通运输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以务实的作风审视交通现状,以创新的精神紧盯交通目标,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强大的交通力量。 [详细]
相关新闻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