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马鞍山新闻网 > 皖江时评 > 正文

走好赶考路 奋进新征程

2021-11-02 18:36:52 来源:安徽新闻网

走好赶考路 奋进新征程

——“全面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系列评论①

金秋时节,谷麦满仓,江淮大地充盈着丰收的喜悦。

五年一个节点,奋进足音铿锵有力;五年一座丰碑,发展高度镌刻于心;五年一次飞跃,向上力量引领奋斗。

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处于“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听民声、顺民意,共商发展大计,安徽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继往开来,绘出新征程上的“安徽蓝图”。

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五年“成绩单”厚重提气,书写了精彩纷呈的安徽答卷。高举旗帜、坚定践行“两个维护”,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走深走实。从“墨子号”到“九章”,科技自立自强,部分领域并跑领跑。正式加入“长三角”,700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新市民,区域协调发展共进共赢。落实长江“十年禁渔”,野生江豚、东方白鹳频频现身,生态文明建设有力有效。省级行政权力事项全国最少,全省进出口总额突破5000亿元,经济社会活力激发迸发。484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每年城镇新增就业超过65万人,人民群众生活有得有感。

奔涌向前的时代热潮中,生活水平不断抬升,发展目标节节提升。新机遇扑面而来,新挑战也如影随形,区域竞争慢进是退、不进更是退。成就大、收获多,值得骄傲,但不避短看差距,才能拉高标杆、扬长补短。冷静审视发现问题,思想不够解放、争先意识不足,综合实力不强、头部企业偏少。发展不够平衡、城镇化进程滞后,环保压力不小、产业结构偏重,人均教育投入不足、民生保障水平不高。干事担事不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

蓝图已绘就、奋楫正当时,优势成胜势、尚需更努力。今天的安徽,能级之变、位势之变、创新之变、风气之变前所未有。坚持高质量发展,要有蹄疾步稳的行动。奔跑路上,应有永不言弃的干劲。跨越发展的愿望再强烈,最终都要落实为脚踏实地的行动。走好赶考路、奋进新征程,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辩证认清形势环境,准确把握指导思想,科学确立奋斗目标,处理好量与质、点与面、绿与富、内与外、物与心的关系,在危机中扬长补短抢抓新机遇,于变局中改革开放开创新局面,共同谱写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新篇章。

创新,加速度中重质量。跑出“加速度”,动力在创新。如果不破解速度焦虑,无法潜心做强创新引擎。合肥“创芯”有恒心,十年磨一剑。安徽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一步一个脚印。区域创新能力稳居全国第一方阵的成就,来自聚焦核心技术破解“卡脖子”难题、聚焦新兴产业培育新动能的专注力和行动力。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促进新旧动能转换,找到量与质的平衡,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就能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协调,抓重点中谋共进。区域协调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打赢脱贫攻坚战,安徽不折不扣完成了最难啃的硬任务。但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等问题仍是前进路上的“拦路虎”。走活发展“一盘棋”,不是“齐步走”“大统一”,而是同中有别、各有侧重,以更明确的定位目标、更合理的要素配置、更完善的服务功能,提高基础设施、城镇布局、产业分工、公共服务联动协同水平,实现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让阡陌崛起、乡愁安放。

绿色,重绿色中增金色。生态治理,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优化开发、调整结构、产业变绿,生态保护制度落在“纸上”更要落在“地上”。转变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正是守护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的题中之义。实施碳达峰行动,推进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一定会成为安徽最动人的色彩。

开放,高水平中孕活力。改革开放的一声春雷,让小岗进入人们视野。改革刀刃向内,开放步伐向外,遵循市场规律、善用资本力量、加强系统集成,市场主体才更有活力。既要用工业互联网思维改造优化政府工作流程,发挥“亩均论英雄”改革的牵引作用,对企业“好时不扰、难时出手”,又要推进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把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以高水平开放促高质量发展。

共享,丰物质中盈精神。提升居民幸福感,不仅要解决“有没有”的问题,更要解决“好不好”的问题。基层职工工资是否提高、社会救助体系是否完善,一点一滴都关乎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随着社会进步,更多元、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随之凸显。没有精神富足就没有真正的共同富裕,与时俱进繁荣文化事业,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讲好中国故事安徽篇,让精神的力量拔节生长,促进人的发展更加全面,用生动实践书写“人民至上”理念。

征途漫漫从头越,硕果累累盼明朝。生逢其时、重任在肩,忠诚尽职、奋勇争先,认认真真干、扎扎实实做,未来五年,江淮大地的发展将更加熠熠生辉,安徽人民的生活将更加幸福美好。(韩小乔)

[编辑: 戎小平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