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马鞍山新闻网 > 聚焦 > 正文

绘好诗意水岸彩卷

2021-11-04 01:28:34 来源:皖江在线

今年伊始,一组《“仙鹤”重返石臼湖》的图文引爆全网。正在石臼湖考察的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吴海龙教授证实,在当涂与博望交界处的湖区目睹到丹顶鹤的踪迹。时隔30年,丹顶鹤再次现身石臼湖,让众多专家与鸟友欣喜不已。

百鸟聚湿地,托举生态城。

含山大渔滩、和县半月湖、当涂大公圩……在马鞍山,越来越多的湿地如同一条条秀丽的玉带,满载着葱茏的绿意、蓬勃的生机,与城市相偎相依,诉说着与水为邻、生活有岸的悠闲与静谧,见证着马鞍山的变迁和发展。

互依互存 守护“地球之肾”

什么是湿地?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可以有效地蓄水、抵抗洪峰;能够净化污水,调节区域小气候;是水生动物、两栖动物和其他野生生物的重要栖息地。

马鞍山,素有江南鱼米之乡美誉,境内河流纵横,湖泊、库塘密布,湿地资源丰富,生物种类多样。据最新全国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结果显示,马鞍山市湿地面积约6.6万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16.3%。绘好诗意水岸彩卷,湿地生态修复工作尤为迫切。

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高度重视、统筹推进,将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纳入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范畴,通过加强资源规划管控、构建部门协调机制、完善系统执法监管,全力将生态优势转换为高质量发展优势。

守护“绿肺”,规划先行。为此,我市积极编制《马鞍山市湿地保护总体规划》和石臼湖、大渔滩专项规划,将石臼湖、大渔滩纳入自然保护地和生态红线管理,严格建设项目准入标准,依法禁止湿地周边采伐林木、乱开乱挖、乱建滥占。同时,积极出台《马鞍山市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实施方案》《马鞍山市市级湿地公园认定办法》《马鞍山市湿地保护小区认定办法》,强力推进湿地保护修复工作,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

截至目前,全市已有当涂石臼湖省级自然保护区、含山大渔滩两家省级湿地公园,以及雨山湖、当涂护城河、和县双桥河、含山县裕溪河后河四家市级湿地公园。目前,和县金河口湿地公园、当涂江心湿地公园正在申报省级湿地公园。

共建共管 点亮“璀璨明珠”

9月27日,一场由马鞍山市当涂县、博望区禁捕退捕办,南京市溧水区、高淳区禁捕退捕办以及石臼湖自然保护站共同组织开展的“宁马一县三区”交界水域长江禁捕联防联控行动有序开展。

当日,“宁马一县三区”共出动5艘渔政执法船艇,组成巡航编队对石臼湖、运粮河、姑溪河等交界水域开展禁渔联合执法行动,进一步健全跨区域的共建共管机制,做到监管全覆盖、无盲区、无死角。

石臼湖地处皖苏交界处,是一县三区(马鞍山市当涂县、博望区,南京市溧水区、高淳区)的界湖,位于东亚—澳大利西亚水鸟迁徙通道上,也是安徽境内越冬水鸟重要的栖息地之一。

为构建苏皖毗邻地区湿地资源共建共管机制,2019年,“宁马一县三区”共同签订《长江禁渔共建共管协议书》,定期开展交界水域联防联控专项执法行动,依法打击破坏保护区自然资源和的违法犯罪行为,禁止非法捕鱼、捕鸟,积极开展环境清理,加速构建石臼湖生态环境保护共商、共治、共享一体化发展格局。

为进一步强化石臼湖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和建设科学化、规范化,有效地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我市率先加大对石臼湖保护区生态保护力度,将境内围网全部拆除。“我们将釆取积极措施,加强石臼湖自然保护区的管理,进一步加大生态修复力度,为鸟类提供更好的越冬栖息场所,全力打造石臼湖优美生态环境发展先行区。”当涂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总工程师李明道说。

如今的石臼湖,通过 “生态修复、鸟类栖息地”等工程的实施,“竹竿连着竹竿,围网连着围网”的场景不见了,上有鸟类展翅翻飞,下有鱼类自由洄游,生态功能已得到极大恢复,呈现“水清、岸绿、生态优”的美景。

同心同向 逐梦“淡水之源”

镜头拉至长江东岸,11月的滨江生态湿地(杨树林),这里珍藏着马鞍山秋季的韵味。林中漫步,十步一景,身后是秋的绚烂,眼前是蜿蜒向前求索的远方。无论是清晨第一缕洒向林中的晨光,还是落日余晖为路旁的芦苇荡笼上晚霞,亦或是穿梭于光影之间的白鹭,人们都能在这片湿地中找寻。

滨江生态湿地(杨树林)由水系、芦苇、杨树林和江滩地组成,是保留多年的原生态湿地,总面积约3000亩,南北向长约2650米,东西向长约700米。从空中俯视,像一颗镶嵌在江畔的“翡翠”。

近年来,我市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全力推进“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实施“四退”工程,大力实施长江岸线绿化造林工作,厚植生产岸线,通过打出“铁腕治江”组合拳,全力推进长江马鞍山段水清岸绿产业优。2020年,仅长江建新绿这项工作中,全市就恢复湿地4967.5亩。

与此同时,城市之东,“向山大会战”的号角已经吹响!全市上下坚持“生态修复+”的思路,推动“三棵树”项目“矿山治理+特种经济林一二三产融合”的产业发展模式,让生态变资源、变产品、变平台,把绿色变经济,全面打通生态价值转化路径,守护好采石河、慈湖河的“发源之地”。

同心同向,逐梦“淡水之源”。借力“林长制”“湖长制”,构建完整的湿地管护网络,形成了部门间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整合执法职能,完善执法队伍和管理制度建设,建立长效监管体系;定期开展湿地生态状况评价,确保湿地面积、生态质量只增不减……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之下,全市湿地生态修复工作创新不断、成效斐然。

根据调查,目前全市湿地动物资源约208种,其中:鸟类166种、兽类18种、两栖类10种、爬行类14种。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的5种、二级保护的22种,国家级有益的、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161种。

一幅充满风情、极具创想的城市湿地未来图景,正在加速构建;一座百鸟嬉戏、绿色为底的“生态福地、智造名城”,正在款款而来。

记者 任德玲 通讯员 彭彩梅 陈鹏

部分图片来源马鞍山生态环境


[编辑: 吴曲波 审核:戎小平 监制:王小明 ]
分享到:
11/04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
11/04 袁方督查重点项目
11/04 送惠企政策 解发展难题
11月3日,省“四送一服”第十工作组组长、省商务厅副厅长黄英率队赴飞龙新型材料、国星生化和含山县、博望区走访部分企业,开展“四送一服”走访调研活动。市“四送一服”办、县区相关负责人陪同调研。 [详细]
11/04 七旬老太迷失山林四天三夜奇迹生还
“70多岁的老人,独自一人在山上待了四天三夜,没有携带食物还能生存下来,真是个奇迹。”参与过很多起救援的马鞍山蓝天救援队队长翟迎辉感叹道。 [详细]
11/04 十米车厢创一流服务 “流动窗口”显城市文明
在很多人眼里,公交司机是一个平凡而枯燥的职业,每天每月每年往返相同的线路,但在刘霞看来,这是她最钟情的事业。“用力去做只能合格,用心去做才会优秀!我热爱这个职业,热爱这份工作,我希望用自己过硬的驾驶技术和贴心周到的服务,给每一位乘客带来最安全、舒适的乘车体验。” [详细]
11/04 真抓实干 破难攻坚 奋勇争先
连日来,我市各级各部门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热潮。大家纷纷表示,要认真领会大会精神,准确把握会议的精神实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大会精神上来,深入学、系统学、联系实际学,真抓实干、勇往直前,以拼搏实干走好“赶考路”,凝心聚力奋进新征程。 [详细]
11/04 车间宣讲会“解渴”更鼓劲!
11月3日上午,走进位于马鞍山经开区的汉马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总装车间,繁忙的生产线旁,一场别开生面的“车间宣讲会”正在火热进行。面对20多位生产一线的职工代表,刚刚参加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的马明,正激情十足地向大家分享着自己参会的所见所闻所想,真正把省党代会精神带回了“家”。 [详细]
相关新闻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