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本荣的“心病”被治愈了,老人饱经沧桑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郭本荣是雨山区向山镇落星村坝头自然村的一位老党员,嫁到坝头村53年,却被村后垃圾山烦扰了十几年。2018年,向山镇、落星村开始修复坝头生态环境,垃圾山变身网红打卡地。
“搬走”垃圾山只是落星村生态蝶变的一个缩影。地处向山镇东南部,东与江苏省江宁区接壤,南与博望区为邻,北靠宝武马钢“粮仓”南山矿,落星村矿产资源丰富,境内分布着大大小小7座选矿厂,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近几年,落星村把生态修复作为重中之重,“搬走”垃圾山,关闭选矿厂,复垦复绿尾矿库,用“愚公移山”精神,让资源村升腾起绿色希望,焕发勃勃生机。
垃圾山变身网红打卡地
11月16日上午7点半,吃过早饭,郭本荣又像往常一样出门遛弯。沿着门口的水泥路往北,没一会儿,她就到了坝头,路两旁的小花迎风招展。“春天才好看呢,漫山都是紫薇花,紫红色的花朵,看着就招人喜欢。”郭本荣几乎每天都要来一趟坝头,这片坡地上的时令变迁她最清楚不过。可在3年前,这里是她最不愿意来的地方,“不是垃圾山,就是荒山,村里人都绕道走。”
在村里生活了半辈子,郭本荣记得坝头最初的样子。“以前,我们这里种油茶,漫山遍野的都是茶林,这一块地方是茶林间的山坳坳。2005年左右,周边开了很多小厂,无序开采矿山。2008年开始,这些厂把尾砂和工厂废料开始往坝头里堆,也有人往里倒生活垃圾,竟生生将山坳抬高,形成了一座垃圾山。”郭本荣说,由于落星村地处偏僻,坝头这个位置又处于两个自然村的交汇处,过去很难监管到位,偷倒者常常趁着夜色,晚上将固废拉来倾倒。“天热风大的时候,刺鼻的气味就往村子里吹。”
2018年,向山镇、落星村开始对坝头进行生态治理。“委托具有专业资质的单位进行勘测,实施地上封场、地下防渗和绿化提升等工程,对坝头的地形地貌进行重塑,填土、栽树、铺植草皮、播撒草籽。就这样,坝头又变得绿意盎然。”在落星村村委会工作了20多年的吴正凤告诉记者。
“搬走”了垃圾山,扮美坝头的任务并没有结束。“还有半个来月,等把边坡铺上草皮,到时候你们再来看,肯定更好看。”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落星村人,张进华的喜悦写在脸上。在张进华的身后,是红叶石楠、高杆女贞错落有致的景观带。
尾矿库化身生态绿地
初冬时节,落星村杨甸自然村斗笠山下的百余亩草场开始泛黄,就像铺了一层金黄色的地毯。站在“地毯”边,村民聂应宏长长地舒了口气,困扰了村民30多年的徐山选矿厂终于关停了。
说起徐山选矿厂,聂应宏一脸忧愁,选矿厂紧邻着杨甸、杨庄、陈坳、徐东几个村,5台球磨机一开,“哐当哐当”昼夜不停,像打雷一样,吵得村民睡不好觉。选矿厂的尾矿库,最深的地方深入地下四五十米。更可恨的是,冲洗矿石的水直接排到山下农田里,污染农田环境。
落星村矿产丰富,境内像徐山选矿厂这样的选矿厂有7座,它们就像一块块生态疤痕,烙印在青山绿水间。“老百姓就盼着早日关停呢。”聂应宏道出了落星百姓的共同心声。
青山绿水,矿山复绿,这也是向山镇的头等大事。今年,向山镇开始实施尾矿库闭库工程项目,落星村迎来了重生新机。落星村境内的7个在册选矿厂尾矿库全部闭库,实施复绿复垦。“主要实施了坝体加固、土地整治、覆土绿化等工程,并建设配套排洪及灌溉等管护设施,做好尾矿库闭库销号。”吴正凤介绍。
治理了尾矿库,落星村还在平整后的土地上修了一条宽阔的柏油路直通313省道。“大家可高兴了,出门再也不会‘晴天遍地灰,雨天遍地泥’了。”聂应宏高兴地说。
铸“力”行动·融媒体大练兵活动第五采访组
记者 王永霞 何鹏 陈希颖 戎尤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