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工!
在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之际,11月18日上午,总投资92.69亿元的马钢新特钢工程项目正式破土动工。作为钢城一体、融合发展结出的又一丰硕成果,项目建成后,将有力推动宝武马钢加快成为全球钢铁业优特长材引领者,为我市打造“1+3+N”产业集群升级版注入强劲动能。
新开工孕育新希望,好项目推动大发展。
开局“十四五”,我市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大力开展“项目攻坚年”活动,加力加速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持续掀起扩大有效投资热潮。
放眼一江两岸,全市上下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转化为抓项目、促发展的具体行动,全力以赴抓招引、顶格推进攻项目、持之以恒优环境,一个又一个大项目、好项目快落地、快投产、快见效,推动经济发展不断提质扩量增效,为打造长三角“白菜心”持续注入强劲动力。
44个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301.83亿元!在不久前举行的2021世界制造业大会上,一批层次高、效益好、质量优的项目成功签约,集中展示了我市“双招双引”取得的丰硕成果。
发展靠项目,项目靠招引。
我市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瞄准绿色程度高、创新研发强、亩均效益强、引领带动强的“一高三强”项目,举全市之力大招商,聚全民之智招大商,“双招双引”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成效之显前所未有!
总投资108亿元的千羿工业互联网产业园、总投资110亿元的蜂巢能源动力锂离子电池、格力(马鞍山)智能产业园、天能电池、顺博合金、洁云健康生活用品……
放眼全市,一个个投资体量大、引领带动强、综合效益好的项目纷至沓来,汇聚起推动“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今年前十个月,全市招商引资亿元以上新签约工业项目366个,其中20亿元以上项目35个,50亿元以上项目9个,100亿元以上项目2个。
抓项目,重在见成效。要在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区域竞争中“快进”,必须全力推动项目快落地、快投产、快见效。
我市创新“战法”,全面梳理近年来亿元以上洽谈工业项目和竣工工业项目,分类整理出“洽谈未签约、签约未开工、开工未竣工、在建未入库、竣工未投产、投产未上规、上规未达产”等“七未”项目清单,通过采取“督促推进一批、帮扶提效一批、输血纾困一批、转型提升一批、腾笼换鸟一批”“五个一批”举措,多渠道、多路径精准破解项目建设中的难点和堵点。“七未”项目攻坚以来,全市322个在册登记“七未”项目已化解销号220个,化解率68.3%。
高效破“七未”、增动能,是我市加快推动项目攻坚、持续扩大有效投资的生动缩影。
高质量落实“四督四保”“五项机制”“三个走”等要求,实施清单管理、督查交办、红黄绿牌等机制,全速推进项目落地落实、快投快建、达产达效……全市一盘棋,上下一条心,力促有效投资快速转化、高效落地。
“拿地即可开工,一切都太快了!”受益于“标准地”改革,总投资15亿元的蒙牛鲜奶项目从开工到投产仅用6个多月,让蒙牛乳业(马鞍山)有限公司鲜奶工厂厂长郭海山不住点赞,“在蒙牛同等体量规模的项目中,这里的建设速度是最快的!”
作为全省“标准地”改革唯一试点城市,全市累计出让工业项目“标准地”79宗、5130.6亩,省级以上开发园区新增工业用地全部“标准地”出让。据统计,“标准地”工业项目拿地后,开工周期比以往平均缩短4-6个月。
项目为王,环境是金。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坚持“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好时不扰、难时出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同时,我市还通过提升土地利用效率、拓宽项目融资渠道、落实惠企帮扶政策等,全力以赴抓好项目要素保障,力促项目快落地、早建成、出效益。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8%,居全省第一。
记者 刘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