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马鞍山新闻网 > 聚焦 > 正文

连续四次,“全国双拥模范城”

2021-12-09 02:07:36 来源:皖江在线

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马鞍山作为一方有着双拥光荣传统的土地,连续四次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连续八次获评“全省双拥模范城”,所辖三县均为“全省双拥模范县”。荣誉的背后,是全市党政军民携手并肩绘就的生动双拥画卷。

军民鱼水情深,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团结,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近年来,我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拥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坚持以“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为目标,以创建双拥模范城为主线,按照“标准更高、特色更优、品牌更亮”的创建要求,不断强化组织领导,规范考评机制,丰富活动载体,使双拥实践不断向军地基层延伸,形成了党政军民齐努力、共创双拥模范城的良好格局。

强化组织领导 形成双拥合力

“叮铃铃……”出租车司机杨定毅的电话响起,电话另一端是一名退伍老兵,需要用车。杨定毅立刻前往目的地,免费接送退伍老兵。

杨定毅也是一名退伍老兵。2020年7月27日,杨定毅发动同为退伍老兵的出租车司机组建了老兵车队。杨定毅说,成立老兵车队的目的,是希望把部队的优良传统带到我市出租车行业中来,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好的服务。

在马鞍山,双拥工作深入人心,全市共有双拥机构262个、各类双拥服务组织1800余个,形成了上下一条线、左右连成片,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办的双拥工作格局。今年6月25日,全市双拥工作命名暨创建全省双拥模范城(县)动员大会举行,表彰了56个双拥模范单位、100个模范个人。

▲ 2021年6月,全市双拥工作命名暨创建全省双拥模范城(县)动员大会举行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双拥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始终做到“五个纳入”,即把双拥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党政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纳入市委、市政府、军分区年度工作计划,纳入市委、市政府目标管理考核,纳入精神文明建设范畴,实现了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 2021年6月,全市双拥工作命名暨创建全省双拥模范城(县)动员大会举行

做好双拥工作离不开情感的铺就,更离不开真金白银的投入。我市将双拥优抚安置经费列入市级财政预算,建立双拥经费逐年增长机制。

▲ 马鞍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马鞍山军分区政治工作处为荣立一等功和二等功的现役军人送奖送喜报上门

2018年以来,仅市本级累计投入涉军经费1.6亿元,惠及全市30余万军民。同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双拥共建领域,据不完全统计,各社会组织已累计投入2000多万元,初步形成了双拥经费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资金来源更加多元的投入机制。

▲ 2021年八一前夕,马鞍山无为商会慰问抗美援朝在乡老兵吴凯

情牵军政军民 倾力优抚优待

10月30日,马鞍山市2021年退役军人及随军家属专场招聘会火热进行,吸引了来自全市的300余名退役军人及军属入场求职,现场170余人达成就业意向。

军民一家亲,在马鞍山,拥军优属已经成为一种时尚。

▲ 2021年7月,马鞍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和中国联通马鞍山市分公司签订拥军电话卡合作协议

在医院、车站、景区等服务窗口,“军人优先”等字样令人倍感温馨,现役军人、残疾军人乘坐市内公交、游览公园以及军车停放一律免费;在铁路、国道、省道建设中,主动避开国防通讯光缆等。每年新兵入伍、老兵还乡时节,全市上下要举行欢送、欢迎仪式,全市所有烈属、军属和退役军人家庭都悬挂光荣牌匾。退役军人、军属就业,我市开展一对一帮扶;军人子女入学,我市出台《马鞍山市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实施办法》;军人自谋职业,我市为其减免税收,军人创业,我市相应出台《关于鼓励我市军转干部退伍士兵创业工商优惠政策意见》,在全省率先推行自助式登记服务。

▲ 2021年8月,马鞍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中国邮政马鞍山市分公司积极为武警马鞍山支队的88名退伍军人上门免费办理包裹邮寄业务

地方的发展离不开部队的帮助,军队的壮大同样离不开地方的支持。

我市成立市拥军支前军地协调小组,帮助部队协调解决建设用地,建立“拥军维权合议庭”,受理并全部审结涉军停偿纠纷案件。建立“国防交通保障中队”,完成过境部队交通保障工作。我市还将退役军人纳入地方保障性住房范畴,优先为退役军人家庭落实公租房配租政策;市军粮供应站积极为驻马部队开展送粮上门服务,累计供应军粮近2000吨,被省粮食局授予“放心粮油示范店”称号……

▲ 含山县爱心拥军爱民促进会童佑保和老伴慰问武警官兵并教战士们包粽子

把最可爱的人挂在心上,动真情、办实事。一系列暖心举措,让军人、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持续。

赓续军队传统 服务地方发展

2020年7月,我市含山、和县多处长江堤防发生管涌、滑坡险情。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时候,陆军第71集团军“临汾旅”紧急调集400余名官兵,驰援两县抗洪。其中200多名官兵在含山县铜闸镇河西贾河段抢险,连续十几个小时奋战在抗洪抢险一线的人民子弟兵,面对汹涌江水,毫无惧色,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军队为人民。

▲ 2020年7月上旬,武警安徽省总队马鞍山支队官兵第一时间奔赴长江马鞍山段当涂县江心乡抢险救灾一线

鱼水情深、血脉相连。近年来,驻马部队充分发挥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作用,人民子弟兵同全市干部群众携手战斗、共克时艰,谱写了新时代双拥赞歌,展示出军政军民团结的强大力量。

他们是“工作队”,聚焦做好事,积极开展结对共建和爱心活动。

▲ 6月22日,优秀军人典型为高校学生宣讲国防知识

马鞍山军分区连续四年牵头开展以军民共建“美丽乡村”为载体的扶贫参建工作,驻马部队先后与20个行政村结对共建;积极开展“一对一”扶贫助学活动,帮扶对象达300余人;武警马鞍山支队与白桥镇红旗村开展对口扶贫帮困活动,为50多户困难家庭捐资助学;驻马部队累计捐助灾区和贫困地区资金达300多万元,建立扶贫帮困点20个,累计为群众做好事达1700件次。

他们是“战斗队”,聚焦办实事,积极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建设。

近四年来,马鞍山军分区累计组织官兵和预备役人员近万人次,协助做好地方重大活动安保工作;武警马鞍山支队每年与公安部门开展军警民联防联治,共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30多名;每年选派优秀官兵为中学生和高校学生开展军训;“军事日”期间,驻马部队均向市民开放军事设施、开展军事表演等;在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创建中,驻马部队共发动官兵和预备役人员1万多人次,清理垃圾500余吨、义务植树3000多棵。


▲ 2020年建军节前夕,马鞍山市双拥办联合市卫生健康委、市人民医院来到当涂县江心乡慰问防汛抗洪一线官兵

长江奔腾,那是在倾诉军爱民的情意;江风低吟,那是在欢唱民拥军的赞歌;群山巍然,那是在礼赞双拥情深。双拥之花正在马鞍山大地璀璨绽放,芳香四溢,沁人心脾。在未来的双拥创建征程上,马鞍山军民将继续发扬传统,齐心协力让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欢歌在长江两岸经久不息。

见习记者 胡越 通讯员 周峰

[编辑: 邵国权 审核:戎小平 监制:王小明 ]
分享到:
12/09 袁方督查道路交通安全生产工作
12月7日下午,市长袁方实地督查主城区道路交通安全生产工作,强调要用好科技手段,强化源头管控,推动安全隐患早发现、早消除。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化锋参加。[详细]
12/09 用“为民小事”护佑群众“大健康”
11月份以来,市民登录马鞍山市卫健委网站,会发现一个标有“全市核酸检测机构信息公开”的小飘窗。点击进入后,就可以查看“马鞍山市具备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的医疗机构信息表”,其中详细标明我市提供核酸检测服务的16家机构。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机构可24小时提供核酸检测服务。 [详细]
12/09 首爆成功,正式拆除
12月8日11时18分,随着几声穿透力很强的爆炸声响起,只见马鞍山东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两栋近30米高的楼房、一个高45米的烟囱,自东向西倾斜、坍塌,成功爆破拆除。这是慈湖高新区开展闲置用地、低效用地专项清理处置工作后首家被爆破拆除的企业。 [详细]
12/08 马鞍山续写开放联动辉煌篇章
11月25日,我市与上海市普陀区签署缔结友好城区深入合作框架协议,从加强产业分工协作、共建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加强商贸交流合作、加强城市协同治理、加强公共服务共享等五个方面入手,旨在进一步深化友好合作、扩大合作成果、实现互利双赢。 [详细]
12/08 把生态佳做成“生态+”
初冬清寒,这本是万物开始萧条的季节,但位于宁马交界处的濮塘镇,依然以它层林尽染、清幽静谧的冬色吸引着游人纷至沓来。绿色、红色、黄色、橙色,从空中俯瞰,整个濮塘如同泼翻了调色盘。 [详细]
12/08 接续赶考新时代 聚力冲刺“千亿级”
12月3日,市委宣讲团走进马鞍山经开区,开展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市委宣讲团成员、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市扫黑办主任彭蔚峰作宣讲报告。 [详细]
12/08 加快推进马鞍山深度融入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作为安徽省的‘东大门’,马鞍山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多年来,马鞍山一直坚持东向发展,与长三角城市群成员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交通互联、资源互享、要素互通、产业互补、人文互融,为全方位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打下了深厚基础。”安徽工业大学安徽创新驱动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江小国博士说,对标“杭嘉湖”,打造“白菜心”,马鞍山在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方面多措并举,步伐铿锵有力,成效有目共睹。 [详细]
相关新闻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