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份以来,市民登录马鞍山市卫健委网站,会发现一个标有“全市核酸检测机构信息公开”的小飘窗。点击进入后,就可以查看“马鞍山市具备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的医疗机构信息表”,其中详细标明我市提供核酸检测服务的16家机构。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机构可24小时提供核酸检测服务。
市民方先生因为工作的原因,经常往返上海与马鞍山,按照疫情防控的相关规定,需要经常进行核酸检测。“我一般周末回来,工作日前往上海。24小时提供核酸检测服务,对我们经常出差的人来说,真是太方便了。”
“为了更好地方便市民,市卫健委要求各家服务机构提供24小时核酸检测便民服务。”市卫健委医政医管科科长方文中告诉记者。
无独有偶,还有一张“便民表格”《市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安排》,通过“马鞍山疾控动态”微信公号发布。
“在前期的疫苗接种过程中,有市民反映,不知道哪个接种点有疫苗。”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科长江良梁介绍,自今年6月份起,我市建立了每日接种信息公布制度,通过“马鞍山疾控动态”微信公号公布接种点名称、疫苗种类、接种计划数、接种时间、接种人群、预约方式等,方便市民根据自身情况前往接种点接种。截至11月30日,“马鞍山疾控动态”微信公号共发布了177期接种信息,平均每日点击量1.2万余次,单日点击量最高达到5.6万次。
健康一体化,是马鞍山人享受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红利的重要举措。市卫健系统通过引进一位位医学专家、开设一个个名医工作室、加盟一个个专科联盟,通过具体的“为民小事”润物无声地推进“健康一体化”,让马鞍山患者足不出市就可享受长三角优质医疗资源。
今年以来,嵇庆海、李惠民名医工作室在马鞍山市人民医院成立,张念志江淮名医工作室在市中医院成立,张建峰中医工作室在德驭医疗马鞍山总院成立,上海肝胆胰胃肠外科名医工作室在十七冶医院成立……这些优质医疗资源引进都是我市卫健系统“化大为小”的具体实践。为此,我市先后与上海、南京、合肥等地医疗机构开展工作对接,共与22家省内外医院签订了38个合作协议,参加了15个医联体与专科联盟,建立了21个名医工作室。
“健康是1,其他是后面的0,没有1,再多的0也没有意义。”为了筑牢健康这个“1”,近年来,市卫健系统以健康马鞍山建设为抓手,围绕工作中的堵点、难点、痛点和人民群众对卫生健康的新期盼,用一项项实打实的措施护佑百姓健康。
“下一步,全市卫健系统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上来,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成果转化为满足群众卫生健康需求的有效办法和务实举措,推动全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市卫健委负责人表示。
记者 杨正文
通讯员 徐群勇 周术容 陆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