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马鞍山新闻网 > 聚焦 > 正文

3147名人才享受“骏马工程”安家补贴

2021-12-28 01:39:08 来源:皖江在线

12月27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市人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宋冰通报2021年我市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情况。

释放政策“红利”,惠及更多高校毕业生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以来,我市多措并举,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在马就业创业。

今年,我市积极落实“骏马工程”安家补贴政策,共为858家单位3147名“骏马”人才发放安家补贴4166.3万元,其中申报人数较多的单位有十七冶242人,汉马科技144人,安工大等3所高校152人,中小学236人,医院119人。积极落实小微企业就业及灵活就业补贴政策,共为到小微企业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发放一次性就业补贴13.5万元,发放灵活就业高校毕业生社保补贴15.645万元。积极落实困难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政策,已为3853名2022届困难毕业生发放求职创业补贴577.95万元,主要用于补助困难毕业生求职创业过程中的相关费用,缓解困难毕业生求职创业费用压力。积极落实就业见习补贴政策,累计开发1908个就业见习岗位,已安排915名未就业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兑现就业见习补贴908.1万元。

今年,我市还实施高校毕业生技能提升培训计划,对参加就业技能培训、企业新录用人员岗前技能培训和企业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的高校毕业生实施免费培训,根据职业(工种)目录标准,按合格后给予培训机构或企业每人800至2400元不等的职业培训补贴,共为1104名高校毕业生开展了职业培训,累计发放培训补贴93.88万元。

持续优化服务,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记者从发布会上还了解到,为促进高校毕业生留在马鞍山、实现本地就业,市人社部门精准施策,多方发力,助其多渠道实现就业创业。

搭建校园交流招聘平台。全年举办高校毕业生网络招聘活动21场,425家企业提供需求岗位10286个。举办“马鞍山企业高校行”校园招聘活动8场,组织935家企业参加,提供就业岗位10115个。组织重点企业参加长三角、大中城市毕业生招聘活动9场,提供岗位3334个。

开发基层岗位吸纳毕业生。实施基层特定岗位计划,稳定提供579名高校毕业生基层特定岗位,今年补录基层特定岗位高校毕业生81名到街道社区工作。实施“三支一扶”计划,招募24名高校毕业生赴农村基层工作。赴驻马院校开展就业政策宣讲等活动13场,解读就业创业相关政策,推介基层就业服务项目。

开展“万名学生进千企”系列活动。组织3580名大学生“进园入企看发展”,赴县区(园区)47家企业参观,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留马就业创业。举办首期高校辅导员职业指导培训班。为在马6所院校116名辅导员组织了职业指导培训。深化校企对接合作。加强校企联动,帮助我市十七冶、汉马科技、中核华原钛白等52家重点企业与驻马6所院校签订《人才培养与就业基地合作协议书》,构建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的“双赢”模式。联合团市委举办大学生就业创业沙龙3场。

做好未就业毕业生就业帮扶。举办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网络招聘会;实时向未就业毕业生短信推送就业及见习岗位、就业政策等,全年发送短信55448条;对有见习意愿的高校毕业生开展“一对一”即时推荐,优先安排参加见习。提供职业培训、就业见习、职业指导、就业推荐等就业帮扶服务,全年惠及3192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率100%。

记者 廖岚钧 通讯员 葛慧荣 陈霞  

[编辑: 吴曲波 审核:戎小平 监制:王小明 ]
分享到:
12/28 张岳峰:将心比心、真心实意为群众排忧解难
12/28 张岳峰走访定点联系脱贫村
12/28 袁方:用心用情用力解决难题
12/28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省第一!
这是带有“时代体温”的民生答卷,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居全省第一。接力实施33项民生工程和44件民生实事,全面小康指数排名全国第49位。 [详细]
12/28 干起老本行 端起“新饭碗”
我市结合地方实际,创新工作举措,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推出了引导扶持退捕渔民从事“捕转养”的政策措施,鼓励各县区充分利用现有水面、滩涂、山场、岗坡地等资源,通过政府引导、政策奖补等措施积极组织有能力、有意愿的退捕渔民以各种形式从事养殖业,并将“捕转养”项目列入“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全力推进调度。 [详细]
12/28 【我的2021】墙绘师余斌:用画笔为城市添彩
一手托着调色盘,一手持着画笔,蘸取颜料后,在墙壁上绘起画来……12月14日上午,在青莲北路一侧的白墙边,墙绘师余斌正和工作室伙伴们聚精会神作画。小桥流水,青砖绿瓦……经过勾勒框架、调试颜色、涂抹填充,墙壁上的图案渐渐成形。 [详细]
12/28 “民生答卷”写满稳稳的幸福
民生连着民心。今年以来,博望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推进民生工程建设,26项民生工程件件落地,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详细]
相关新闻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