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马鞍山新闻网 > 要闻 > 正文

【学习二十大精神·圆桌汇】科教兴国 人才强国

2022-12-08 13:17:31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编者按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这一重大论断立足中国时代发展特征和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深刻阐明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意义,是我们夯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的重要行动指南。本期推出的“学习二十大精神·圆桌汇”主题为“科教兴国 人才强国”。

大力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杨善林

内容摘要:在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三大强国战略中,教育强国是筑基工程、铸魂工程,它为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提供可持续的强力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在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三大强国战略中,教育强国是筑基工程、铸魂工程,它为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提供可持续的强力支撑,因此优先发展教育、推进高等教育体系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要求。

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

百年大计,教育为先。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略工程。我们必须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政治高度,加深对优先发展教育事业重要战略意义的认识。

教育是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的基础性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教育强国战略、科技强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以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这几大战略中,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技、“第一动力”的创新,都需要强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来支撑,都需要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数以千万计的高级专门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来实施。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所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是时代的要求,历史的必然。

教育为民生之首、社会之基。教育不仅关乎国家发展大计,更关乎百姓的切身利益,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事业,是涉及面最广、影响最大的“民生”。目前,几乎在所有有关群众安全感抽样调查中,教育仍然是群众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是老百姓美好生活获得感和满意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可见,好的教育是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是提高个体生活质量、提升生命价值、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路径,也是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的必由之路。从这一点上来讲,坚持教育优先、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中国共产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体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已经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目前,我国教育普及程度总体上稳居全球中上收入国家行列,其中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普及程度达到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高等教育进入国际公认的普及化阶段。这一切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迈上新征程,国家重大战略深入实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出新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作出新的重大部署。我们要主动识变应变求变,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充分发挥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脚踏实地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什么样的人历来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教育优先发展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信念、有能力的青年薪火相传、砥砺奋斗。故而,必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青年学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青年学生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具体地说,教育过程要把知识传授和价值引导有机结合,做到传道、授业、解惑有机耦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做到文化创新与民族发展互融共通;把真善美通过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入心入脑,做到内容与形式的有效融合。

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和优势学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的各类高级专门人才,需要各具特色的高等学校来培养人才。因而不能单纯地用西方的标准和指标来评价中国的高等教育,而应该设计一套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且能与世界接轨的标准体系,从而使中国高等学校能够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办学条件来确定发展目标,选择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我们要建设的世界一流大学不仅要立于国际学术前沿,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影响力的人才,更要具有中华民族特色并能够为中国社会繁荣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推进产教融合,深化科教融汇,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坚持各方面人才一起抓,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人才的培养在于教育,教育的培养在于教师。本世纪以来,我国高校师资力量不断增强,但就来源而言,教师队伍构成的异质性、多元化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大多教师从学校到学校,教师结构基本处于一个超稳定、封闭式、内循环的状态。这种状态的存在极易造成高校培养的人才存在过度“学术化”倾向,实践应用能力不足,无法实现对生产力的实际推动效应。对此,必须进一步推进产教融合,深化科教融汇。具体而言,师资队伍建设上应将教师来源结构多样化作为改革与发展的重点,单一的师资来源不利于学科发展,必须广开教师来源,建立健全兼职教师管理队伍,鼓励高校聘请校外专家学者等担任兼职教师。特别是一些从事业单位管理岗位退下来的老同志和从企业关键岗位退下来的老专家,都可以成为高校重要的师资来源。这类专家学者最突出的优势是知识与实践的交融一体,可以实现教学与实践、教学与工程的有机集成。他们在高校的兼职工作可以培养学生多学科知识综合渗透的认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系中国工程院院士、合肥工业大学教授)

以高端技术驱动高质量发展

周福庚

内容摘要:企业要继续加强推动关键技术自主创新及产业化应用,以高端技术驱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这进一步为各行各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企业要继续加强推动关键技术自主创新及产业化应用,开展技术创新,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依靠科技进步,把核心技术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以高端技术驱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自主创新是企业爬坡过坎、发展壮大的根本。改革开放之初,我国汽车工业基础薄弱,人才匮乏,创新能力差,汽车产业开发和制造等整体水平与国外相比非常落后,长期处于弱势地位。商用车缺重少轻,自主品牌轿车整体技术水平不高,规模不大,各类汽车年产销量不足百万辆。上世纪80年代,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公司(当时名称:合肥江淮汽车制造厂,以下简称“江淮集团”)汽车产量规模很小,低谷时年产量不到1000辆。企业技术水平落后,无钱投入,举步维艰,只能靠做自行车配件维持企业生存,让人感到希望渺茫,这也是整个中国汽车行业的缩影。尽管困难重重,江淮集团制定了“重点发展客车专用底盘,适时发展整车”的战略,从客车专用底盘做起,根据市场需求,自主创新开发新产品,并加强人才培养,设法筹集资金,进行技术改造,励精图治。

经过努力,江淮集团客车底盘销量终于在国内达到第一,汽车年产销量超万辆。凭借专业汽车底盘的优势,江淮集团又自主开发了新一代轻型卡车,成为二十世纪末最受欢迎的轻卡产品。如今,江淮集团终于走向良性循环,不断发展壮大,发展成目前乘商并举的综合型汽车企业,曾被中国汽车行业称之为“江淮现象”。

转型升级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添动力。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汽车工业技术进步迅速,汽车企业结构积极调整推进,自主创新步伐加快并取得了丰硕成果。自主品牌汽车快速崛起,使中国汽车发展进入快车道,形成了完整汽车产业体系。乘用车、商用车等新车型不断涌现,市场需求和购买力持续旺盛,近十几年来中国汽车的产销量一直居世界第一。尽管如此,传统燃油车制造的核心技术基本都是被国外垄断,很多零部件和配套产业等由外资掌控,生产过程中只能依赖国外核心技术。

在当前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既是改善企业生产经营、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要想使我国汽车产业变强大,必须要进行转型升级,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以突破式创新,开启“换道超车”的新路径。

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汽车产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大变局,新能源汽车将打破燃油车时代建立起的技术壁垒,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正在成为一个全新的赛道,特别是汽车“新四化”趋势——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给中国汽车业带来了巨大机会。发展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我国汽车产业“换道超车”的重要战略选择,借助先发优势,我国成功引领了全球汽车行业向电动化变革。在新赛道上,中国车企正在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角色转换。特别是智能电动车,改变着中国,也改变着世界汽车产业的格局,国内涌现出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及其产业链在内的一大批新兴行业,为产业高质量发展释放了巨大的活力。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竞争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用好用活各类人才,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中来。人才是企业创新产业发展的第一要素。企业应加强人才的培养,打造有战斗力、凝聚力、向心力的人才队伍。

一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重视创新人才的管理和培养,挖崛和选拔人才,改革和优化用人机制,为创新人才提供发展动力。依据创新链、产业链布局完善海外人才引进政策,有的放矢引进人才,引导优质资源向解决“卡脖子”关键技术人才方向倾斜,吸引更多优秀紧缺人才归国发展,充实高端人才队伍。

二要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校企双制、校中厂、厂中校等方式,针对不同类别不同群体高技能人才实施差异化培养项目。建立技能人才继续教育制度,推广求学圆梦行动,定期组织开展研修交流活动,促进技能人才知识更新与技术创新、工艺改造、产业优化升级要求相适应。

三要建立人才表彰激励机制。要为人才提供创新创业的平台、机会和发挥空间,对创新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要及时出面扶持和帮助,对作出贡献的人才给予奖励、提拔和重用,支持高技能人才参与企业管理。建立高技能人才休假疗养制度,鼓励支持分级开展高技能人才休假疗养、研修交流和节日慰问等活动。

(作者系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型车公司副总经理)

发挥科技创新和人才强企作用

郑高峰

内容摘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和人才强企的战略作用,促进创新链产业链双提升,有力推动科技创新“关键变量”向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转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明生恒卓公司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和人才强企的战略作用,促进创新链、产业链双提升,有力推动科技创新“关键变量”向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转化。

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科技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制度支撑是基础,是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的关键一环。一是持续优化科研体制。坚持聚焦“双碳”目标和新型电力系统数字化建设需要,抢抓能源科技革命先机,不断完善科研创新管理制度,优化创新资源配置,丰富科研创新方法,加快形成适应新时代科技创新发展需要的实践载体、规章制度和良好环境。二是统筹推进治理体系。加强多边开放合作,加速等高对接,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尊重基层员工首创精神,建立与电科院、电研院等单位定期交流制度,积极参与人工智能、量子通信、北斗等重大科技项目联合技术攻关,完善科研资金、技术资源、配套措施等全方位服务保障机制,制定科技奖励和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政策,激发干事创业动力。三是有效推动转化模式。健全“自主研发+孵化”运行机制,加强科技成果筛选、孵化、出孵、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全链条管理和高效衔接推进;完善“产业技术+市场”要素配置,加大市场开拓推广力度,持续激发市场营销活力;扩大“项目合作+衍生”转移路径,瞄准科技资源转移的新趋势,加大技术合作、技术采购奖励投入。

加快构建科创平台,着力集聚高能级创新资源。科技创新平台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开展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和支撑。一是打造高起点科创战略平台。加强创新战略规划引导,精准研判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趋势,开展前瞻性技术创新,锚定数字化赋能电网发展主战场,推动数字技术、能源技术与电网技术深度融合。二是打造高水平校企合作平台。构建产教融合新生态,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高校联合成立应用实验室和工程中心,联合开展技术试点应用,建立专家学者智库,精心选聘核心专家教授担任技术咨询顾问,搭建学术研究和交流平台,实现人才互通互用。三是打造高品质双创发展平台。全面承接和运营全省电力系统双创项目,以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为导向,建立待转化双创成果储备库,加强创新创意的项目征集、专家评审、孵化项目入驻、项目孵化、成果推广等方面全过程管理;面向电网企业定期发布双创孵化转化项目名录,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

优化人才发展生态,夯实高质量发展人才基础。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一是健全人才制度。始终把人才引领发展摆在战略地位,精心打造与公司发展相适应的“1+X”制度体系,规范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激励保障等工作,确保“引得来、留得住”,推动人才管理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延伸。二是激活人才动力。重视存量人才储备,制定用人需求计划,多种渠道引进人才,为科技创新注入源头活水;采取一人一策方式灵活引才、优化待遇留才,有效实现人才倍增,助力打造人才聚集地;坚持以“破四唯”和“立新标”为突破口,宽进严管相结合,树立实干实绩导向,激励人才担当有为。三是重视专业人才培育。坚持以全面贯彻“夯基础、强管理、抓创新、塑文化”工作要求为根本点,探索全供应链共建共享柔性团队人才培育新模式,推动“揭榜挂帅”项目落地,在攻克“卡脖子”关键技术研究中培养高精专尖技术人才;在电网系统运维、软件研发、智能制造、系统集成等领域培养一批有技术、懂业务创新型实用人才,培养具有全局思维的复合型领军人才。

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对生产方式变革具有重大影响。数字经济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一是以科技创新为主体驱动产业发展。沿链聚合创新资源,深入挖掘培育技术研发、智能制造、能源服务领域项目潜在价值,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实行“项目+人才+资金”一体化布局,持续提升科技产业主导能力。二是以数字化建设为基点激发创新活力。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作用,全面推进数据管理向业务化、价值化转变,提升重点领域数据质量,着力打通电网、系统、数据贯通壁垒;不断提升数字化基础服务能力,积极构建数据中台常态运营体系,推动构建以生产管控为核心的数字化管理体系,强化平台与应用服务的功能解耦。三是以集群化发展为核心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以数字电网、数字运营、数字能源生态为切入点,支撑服务电网数字化建设;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为核心,融合无人机、5G、北斗等技术,提供智能巡检集成应用解决方案。全面优化数字化创新电网发展决策新模式,推进图形可视化、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技术服务应用场景建设,打造电网规划发展决策大脑智能决策数字化新样板。

(作者系安徽明生恒卓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增强科技创新的源头供给能力

吴德玲

内容摘要:高校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新论断、新定位、新要求、新期待, 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的源头供给能力,为服务国家、造福人类贡献力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高校是科技、教育、人才最集中的交汇点,也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最佳结合点,在国家科技创新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高校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新论断、新定位、新要求、新期待,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的源头供给能力,为服务国家、造福人类贡献力量。

夯实高校基础科学研究。高校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十年来,高校围绕“四个面向”,瞄准国际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解决国家急需的“卡脖子”问题,在基础研究上不断形成重大原创性突破,为建设科技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60%以上的学科类国家重点实验室、30%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由高校牵头建设。然而总体来说,我国基础研究相对薄弱,重大原创成果还不够多,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支撑还不够。高校迫切需要基于“四个面向”,不断夯实基础科学研究的根基。一是加速科研资源集聚。强化以国家需求为导向,突出“国家使命”,加快建设重大科研平台,依托大平台组建大团队,为基础研究提供坚实的资源保障。二是提升源头创新能力。科技工作就是从0到1再到无穷大的接力过程,而“从0到1”最为重要。要坚持自立自强,坚定不移地推进原始创新。三是加强有组织科研。瞄准国际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组织重大任务,长期持续攻关,以实现重大原创突破,为建设科技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2021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35.4%,但高校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仅为3%。高增长的专利数量与专利产业化率并不一致,反映出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增强科技源头供给刻不容缓。一是加大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高校科技成果源头供给。聚焦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生命健康、量子信息、5G、现代能源等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构建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依托市场需求,用逆向思维方式,梳理出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引导科学研究,让科技创新融入到产业升级和社会发展中,增强高校原始创新能力。二是建立以开放共享为导向的高校科技成果源头供给。高校要秉持全球视野、扩大开放合作,采取灵活深入的合作方式,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全球创新市场和试验场,加强科研主体协同联动,共同破解科学之问、共享科技成果。三是完善技术转移转化体系建设。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链条的堵点,着力推进原创性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推动形成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

建设高校科技人才队伍。十年来,我国高校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群体也在稳步壮大,全国超过40%的两院院士、近70%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都集聚在高校。与此同时,高校培养的众多硕士、博士研究生等高质量创新人才走进国家科研机构、企业和高校自身,为增强高校原始创新能力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然而我们应认识到,我国高校科技人才队伍规模仍较小,且存在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区域性分布不均衡、人才评价制度不完善等问题。高校必须充分重视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坚持内培与外引并重,扩增量、提存量,在放眼全球海纳英才的同时,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孵化器”作用,加强青年人才战略储备,大力培养校内优秀后备人才。二是以科学研究带动人才培养。谋划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重点任务,开展原始性、基础性、颠覆性研究和创新,以此培养一批能够引领国际科学发展趋势的战略科学家,壮大高校科技人才队伍。三是重视青年人才的成长。通过搭建平台、营造氛围,推动科研与育人紧密结合,依托产教融合等科技创新平台,与行业龙头企业开展联合研发和深度合作,联合培养科技人才。

完善高校科技体制机制。十年来,我国不断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开展了“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和长期使用权”等一系列试点,激发了高校科技创新活力,优化了学术生态环境。但也应看到,目前我国高校的科技体制机制还不够灵活,致使科技活动运行效率低,科技规划能力不强,技术市场上高校作为技术源头供给方参与的积极性不高,直接制约了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和商业化应用。因此,加快完善高校科技体制机制成为必然选择。一是确立以成果转化为中心的科技成果源头供给机制。以基础研究为支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为平台,做到与“四个面向”同频共振、同步发力、同向而行,努力扩大科技成果的源头供给。二是确立以高效运行为导向的科技管理体制机制。高校要结合自身实际,在创新要素投入、过程管理、成果分配等关键环节,积极探索高效运行的科技管理体制机制,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效率。三是营造宽松文化氛围。扩大学院的办学自主权,培育良好的科技创新文化,涵养和厚植创新发展根基。

(作者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卓翔芝

内容摘要:高校要以师德师风建设为抓手,多措并举,努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这一重要论断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

突出思想政治引领。政治标准关系着“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教育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使命。”政治标准决定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育人方向,保障了党的事业后继有人,也关乎着国家的前途命运。高校师德师风建设要突出政治标准,要求教师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努力做到政治强、人格正、自律严,共产主义信仰笃实;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作为学为人的表率。

明确职业道德要求。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群。对教师提出高标准、严要求,既是对学生负责,也是对民族负责。“师者,人之模范也”,师德往往成为社会公德的标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老师应该有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自觉,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以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成为被社会尊重的楷模,成为世人效法的榜样。”新时代的高校教师,要自觉加强师德修养,着力提升职业道德水平,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严格自我约束、规范职业行为、强化道德自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敬重学问、严于律己、为人师表,提升道德品质,坚守精神家园,守住人格底线,带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大力学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感悟蕴含其中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根铸魂,启智润心,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自觉作为学为事为人的表率,做让学生喜爱的人。

丰富爱生情怀内涵。教育是培养人的崇高事业,也是充满爱的伟大事业,教师要带着感情、责任和奉献浇灌学生、培养学生,没有爱心的人不可能成为好老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教师要严爱相济、润己泽人,以人格魅力呵护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智慧,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新时代的高校教师,要切实增强职业荣誉感,始终保持对教育的炽热情感,以仁爱之心投身教育事业,心中始终装着学生,爱学生,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责任使命,以情动人、以情育人、以情化人,把对家国的爱、对教育的爱、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甘当人梯,做一名有温度的好老师。要对学生多一点尊重和理解,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对学生成长过程出现的问题、存在的不足要给予宽容,热情帮助解决、提供精心指导,让学生充满阳光、快乐学习、自信成长,努力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强化制度体系建设。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还需要充分发挥制度的规制作用。培养良好的师德师风,制度引领不可或缺。首先,完善师德师风建设组织体系,成立师德师风建设委员会等机构,做好师德师风建设顶层设计,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职能部门协同配合、院系党委具体落实的工作机制。其次,注重师德师风长效机制建设。建立并落实教师资格认定、业绩考核、职称评聘、晋职晋级、评优奖励的师德一票否决制度;建立“师德楷模”等评选表彰制度,宣传优秀教师事迹,评优树模,树立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建立由学生、学校、家长、社会等多方参与的师德师风考评制度,完善考评机制,将过程化考核和结果性考核相结合,充分发挥师德考核的导向作用;建立师德师风建设激励制度,从政策、待遇等方面为师德师风建设提供支持。再次,坚持系统思维,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在学校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去把握,建立师德师风建设与学校其他制度的统筹协同机制,使得各项内部治理制度与师德师风建设同向发力,同频共振,形成合力。

高校要以师德师风建设为抓手,多措并举,努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作者单位:淮北师范大学)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方国武

内容提要:高校作为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立德树人关系到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关系国家前途命运,必须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标准。高校作为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这就要求高校应准确把握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的根本规律和本质要求,努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一方面,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德既有个体之“小”德,即一般意义上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能力;也有国家和社会之“大”德,即理想信念、人生价值追求。个体之“小”德是个人行为规范、为人处世基础,国家和社会之“大”德则是个人承担历史使命的信念支撑,二者相互统一、协调发展。高校应把立德放在一切教育工作的首位,注重德育的先导性和引领性作用,把握立德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主导性作用。另一方面,育人的效果落实为树人。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中心任务。2021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对广大青年提出希望:“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高校要培养广大青年学生开阔的视野和鲜明的前瞻意识,使其能够顺应改革发展的大势,有效应对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各种挑战。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丰富立德树人的实践路径。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创新发展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要路径。一是当前要深入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三进”工作。高校要深入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化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的认识,深刻认识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强化学生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二是持续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马克思主义学院要充分认识办好思政课的极端重要性,对标总书记提出的思政课教师“六个方面素养”和思政课建设“八个相统一”的要求,着力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打造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思政“金课”,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要画好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这个同心圆,充分挖掘利用各类课程的思政教育元素和资源,把思想引导和价值塑造融入每一门课的教学之中。要着力创新改进思政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教学方法。思政课教学要讲好中国故事、讲清中国道路、讲透中国文化、讲明中国精神,努力做到润物细无声,于潜移默化、久久为功中滋养学生心灵。三是积极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人才教育体系。要以思想道德教育为基础,统一专业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设计相应的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将文化育人纳入到人才教育体系中。结合现代科技,将思想政治工作传统平台与信息技术平台高度融合,赋予思政教育课更强的吸引力与时代感。加快实施“三全育人”工作格局,建构立德树人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

强化立德树人思想引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高校强化立德树人思想引领,一方面,必须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培养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广大青年学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手握接力棒、肩负大使命的筑梦人。高校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青年学生,用党的理想信念凝聚青年学生,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激励青年学生,让青年学生自觉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要帮助青年学生树立起科学世界观和正确方法论,提高青年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励他们积极投身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事业中。另一方面,要将立德树人同国家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服务。高校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在人才培养上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鲜亮底色”,为党和国家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单位:安徽农业大学)

[编辑: 吴傲飞 审核:戎小平 审签:谷雨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