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次文化传承!1000多年前,因感而发,李白在这里写下了“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千古名篇。自此,“一半山水,一半诗歌”成为马鞍山最好的诠释。
这是一扇文化窗口!在坚守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10月15日,第35届马鞍山李白诗歌节将拉开帷幕,以青山为幕、以江水作伴,充分展现“诗歌文化”“长江文化”的独特魅力。
以诗为媒、文化为魂、旅游为形、项目为基,融合发展方能相得益彰。一直以来,马鞍山以诗意初心深耕乡土大地,已连续举办34届李白诗歌节,把其打造为文旅IP,撬动产业再升级。
A 以诗铸魂 唱响城市美誉度
“马鞍山是我的第二故乡。20世纪80年代,我在这座城市读书的时候,曾在采石矶看到外国友人拿着《唐诗三百首》诵读李白的名篇,当年的场景历历在目。”今年8月,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主任戴斌再次来到马鞍山,讲述了自己与马鞍山诗词文化的不解之缘。
在戴斌看来,从名人游迹到旅游线路,领略山河壮美、领悟文化之美一直都是人类长存的旅行梦想。每年的5月19日被定为中国旅游日,这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优良传统。只有离开惯常环境走得更远,才会读懂自然和社会这本无字之书,“书生意气的研学、家国天下的旅行”的梦想才会照进现实。
马鞍山是诗仙李白的终老之乡、绝笔之地。此外,孟浩然、白居易、刘禹锡、杜牧、曾巩、王安石、李之仪等600多位诗人雁阵般栖居于这片诗灵之地,留下了众多名篇。可以说,马鞍山的诗文底蕴极为丰厚,马鞍山也十分珍惜这来自历史的馈赠,在保护传承的同时,重在挖掘内在的诗歌文化。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横江西望阻西秦,汉水东连扬子津”……李白在马鞍山留下的诗句,多少年来,为这里的山山水水平添几分浪漫和仙韵,也使得文化灵气在此孕育。
“传说中的山,那是谁的马鞍?坐落江之岸边,笑看千年风云在变幻。青山绿水蓝蓝的天,长桥卧在波上面;万家灯火明月夜,溢彩流光梦也香甜。”在马鞍山,一首《诗的城》,道出“诗歌”与马鞍山这座城市的因缘际会。
为纪念诗仙李白,传承诗歌文化,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国际交流,自1989年起,马鞍山市委、市政府决定于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举办马鞍山中国国际吟诗节。
鉴于马鞍山深厚的文化底蕴、城市对诗歌文化的高度重视、市民对诗歌活动的热情参与,2014年,中国诗歌学会授予马鞍山市“中国诗歌之城”称号。
经过30多年的积累,马鞍山李白诗歌节已从单一的诗歌吟诵发展到集歌舞、吟诗、经贸和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节庆活动。
每到诗歌节,马鞍山名家荟萃,高朋满座,一大批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作家、诗人、学者来到这里,他们或赞叹城市之美,或称道文化底蕴,通过这种盛会相互交流,思想相互激荡,创作出更多脍炙人口的作品。
如今的马鞍山,市民的文化素质和文学修养不断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和品牌效应不断提升。年复一年的积累,让这座城市浸润在浓浓的诗意中,且行且长。
B 以诗聚力 映照文旅新繁荣
夜幕降临,华灯璀璨,位于采石古镇的长江不夜城流光溢彩。今年中秋国庆假期,以长江文化为主线的长江不夜城内人头攒动,游客们参观街区千里长江画卷,观看舞台表演,共同感受“穿越时空”下的长江文化魅力。
这个假期,长江不夜城每天都举办“国潮文化节 国庆奇幻夜”主题活动,涵盖红歌音乐会、电音音乐节、国潮汉服巡游等演艺节目。这个新晋网红打卡地不仅点亮了城市的夜晚,更为文旅产业发展注入了全新的活力。
文化为魂,旅游为体。大青山恬淡清幽,采石矶险峻灵秀,褒禅山伟岸雄浑,石臼湖烟波浩渺,浩瀚长江一泻千里……中秋国庆假期,来自南京、芜湖、上海等长三角城市的游客纷纷选择马鞍山,沉醉于这片土地上舒展的山水长卷。
据统计,中秋国庆假期,我市累计接待游客367.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4.1亿元,省内客源主要以周边城市游客为主,省外游客主要以长三角区域为主。
如果说假日消费是观察经济活力的一扇重要窗口,那么马鞍山各景区开启的“人从众”模式,便是文旅市场红火的真实写照。一千多年前的诗仙李白“来了不愿走”,一千多年后纷至沓来的游客亦复如是。
“让诗歌成为马鞍山的空气”“诗歌不能只是历史遗存,而应该成为产业力量”“开发诗歌主题深度旅游”……马鞍山李白诗歌节,不仅把城市的诗歌文化提升到新的高度,也激发出文旅产业发展的强大内生动力。多年来,马鞍山在坚持办好诗歌节的同时,将诗歌文化、旅游资源与市场结合,发展文化产业,吸引八方来宾。
在诗歌节效益越来越显现的今天,我们的城市也给予市民更多的回馈。
今年的诗歌节将采取“主会场+分会场”联动的方式,在各县区设立诗歌节分会场,通过举办文化专场演出、文旅消费促销、非遗进景区、发放文旅消费券等活动,进一步促进文旅消费提质增效。同时,将分会场精彩活动剪影,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在主会场呈现,切实将诗歌节办成群众的节日。
新一届的诗歌节即将到来,马鞍山将以诗聚力,以诗歌节为平台、以诗词文化为媒介,继续向全世界展示诗意栖居的实景样本。
C 以诗为媒 绽放文化新光彩
8月11日,以“人民保护长江、长江造福人民”为主题的2023马鞍山首届长江文化论坛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嘉宾代表济济一堂,碰撞思想、深入对话,共享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的宝贵经验,共谋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发展路径,更好推动长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光芒。
诗歌是长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长江文化论坛会场内,人头攒动、座无虚席,开启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与会嘉宾在沉浸式感受了马鞍山深厚的文化底蕴后赞叹:诗歌铺就的长江马鞍山段,是长江生态文明美好的文学体现。
安徽省人民政府参事、安徽大学教授刘伯山认为,千余年来,谢朓、李白、孟浩然等600多位诗人栖居长江马鞍山段,留下了1000多首脍炙人口的诗篇,一定是出于文化、生态与人文环境的多重考量。诗仙李白迷恋当涂、终老于此,离不开崇拜和追随谢朓的文化因素、卓越的自然环境因素、良好的人文环境因素。
马鞍山与诗歌有着不解之缘。从中国山水诗开创者谢朓开始,以诗仙李白流连终老于此为标志,千余年来,诗歌在这片沃土上生根、发芽、成长、茂盛、繁荣,为城市发展赋能,成为马鞍山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印记。这片诗意的土地,哺育了一代又一代有才之士,他们在传承诗歌文化的同时,也用自己的笔墨推动马鞍山的文脉不断走向深远。
“我认为马鞍山应重点推进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融合。”作为一名本土诗歌写作者,90后青年作家吴俊辰认为,得益于李白等名家的影响,马鞍山的诗歌创作氛围浓厚,尤其是醉心于古典诗歌创作的作家们,笔耕不辍。而马鞍山又是一座工业城市,具有浓厚的现代气息,这种古今碰撞理应产生更大的火花。“不论是以古体诗为载体,还是以现代诗为依托,我认为都应该打破诗歌古今之间的壁垒,使古典文化与现代文化找到一个自洽的平衡点。”
腹有诗书气自华,一座与诗为伴的城市,散发着自信的光芒。数十年来,我市成功举办了多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及学术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架起马鞍山与国际之间交流的桥梁。
如今的马鞍山,正在以诗歌节为媒,绘就“诗和远方”新画卷。
记者 任德玲 见习记者 黄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