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家机构入选我省首批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备案名单,数量居全省第二;在全省三季度“赛马”中,我市科技创新居全省第三;我市13项科技成果荣获2022年度安徽省科学技术奖,获奖数量居全省第五……
一个个数字、一项项荣誉的背后,折射出我市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执着和努力。今年以来,我市坚持以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建设为旗帜性抓手,奋力打造动能强劲的科技强市,全市科技创新保持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在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优化创新生态上做优做强,交出了“争上游、居前列”的优异答卷。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今年,我市组织实施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行动,出台科技型企业培育认定管理办法,健全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成长链,育强创新主体。今年,我市高新技术企业预计新增近200家,总量突破1000家;全市已获科技部备案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达1008家,为去年同期的2倍。
我市围绕规上制造业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两清零”专项攻坚行动。目前,全市5亿元以上制造业企业无研发机构已清零到位,1亿元以上制造业企业无研发活动已清零超90%,全市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达14.4%。
人才是第一资源,科技竞争的根本是人才竞争。我市始终坚持把加强人才队伍特别是产业人才建设作为竞争之本、转型之要,多管齐下构筑科技创新“第一动力”。我市对标沪苏浙,推动人才政策从1.0版到5.0版迭代升级,在原有的“三马”工程基础上,新增高技能人才引进“骥马”工程,进一步加强“卓越工程师”队伍建设,深化产才融合,构建切合需求的引育生态;发布《马鞍山市产业高端紧缺人才开发目录》,共包含产业紧缺岗位183个;连续三年入围“中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百强榜单”,排名攀升12个位次。
我市持续发力“才聚诗城高校行”“清北学子马鞍山行”“百名博士后马鞍山行”等系列活动,吸引高校学子纷至沓来,在马6所高校有4352名高校毕业生选择在马就业创业,留马就业率达28.28%。线上搭建“百校千企、才聚诗城”云招聘平台,面向全国100所高校直播宣传推介马鞍山就业创业和人才政策,组织十七冶等重点企业开展“直播带岗”活动,收到来自全国高校毕业生求职简历6.4万余份。
为着力破解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我市创新推出“科技贷”金融产品,有效推动金融和资本向前端延伸,让更多有技术、有市场的科技型企业创新不再等“贷”。我市常态化开展院企银企双向对接会,实现企业“创新之需”、科研院所“科研之能”、金融机构“滴灌之力”的深度融合。我市上报的“探索科创金融‘五种模式’赋能企业创新发展”典型案例被作为典型经验在全省推广。前三季度,我市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额470.28亿元,居全省第二;完成科技贷款328.8亿元,同比增长34.9%。
良好的创新生态是保持城市持久竞争力的秘诀。今年,我市修订完善了长三角科技创新券、研发飞地等专项政策,进一步扩大支持范围,简化兑付程序,惠及更多科技型企业。其中,长三角科技创新券试点工作被省科技厅作为典型经验向全省推介,入选长三角三省一市协同创新十大案例。我市创新服务驿站增添全新的科技服务内容,扩大科技资源数量,丰富科创资源品类,提升科创资源配置的精准化及效率。此外,全面简化市级创新政策申兑程序,市级认定类奖补政策已全部列入“免申即享”。
科技成果转化不仅体现在数据上,更体现在合作项目的水平和层次上。今年以来,我市组织和参与重大科技要素对接活动12次,31项重大产学研合作项目分别在中国(安徽)科交会、南京都市圈创新合作大会现场签约,高水平举办“双创汇”长三角科技合作交流专场活动。推动市与中科大签订鲲鹏计划协议,与北京科技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在三县分别建立沪马创新服务驿站分站点,推动安工大(含山)技术转移中心挂牌运作。1至9月,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470.27亿元,其中吸纳额283.31亿元,总量均居全省第一。
记者 杨正文 通讯员 蒋李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