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马鞍山新闻网 > 聚焦 > 正文

打破条条框框 携手共乘“长风”

2024-08-27 08:04:18 来源:皖江在线

初秋时节,宁马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建设如火如荼。自带“一体化”基因,宁马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被称为跨界合作的“试验田”。宁马两市打破地域界限、行政壁垒,在规划编制、基础设施、生态保护、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

曾经,讨论长三角一体化时,体制机制常伴随“障碍”一词出现。如今,旧的、“有界”的“条条框框”被打破,新的、“无界”的“跑道”不断建立。

马鞍山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全面提速,从市场要素的自发合作进入体制机制深度融合的新阶段。

体制机制运行更完备

近日,博望区人民法院和南京市溧水区人民法院签订《溧博法院司法协作机制协议》,架起了两地跨省域司法协作的桥梁,开启了两地法院“双向奔赴”新通道。

马鞍山与长三角城市地缘相近、人缘相亲,互动虽说频繁,但分属不同省份,建立深层次的合作,必须打破行政上的界限。

近年来,我市与南京市、上海长宁区、上海普陀区签订跨界一体化发展合作协议,推动各县区、开发园区分别与沪苏浙城市县区、开发园区签订合作协议,分层次开展城市、城区、园区合作。

在此基础上,我市先后成立“加快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打造长三角‘白菜心’领导小组”和27个重点工作专班,制定一体化发展工作机制、督查调度机制,形成并动态化更新重点事项、重大项目、重点改革创新举措三套清单。

融入南京,是马鞍山的主攻方向。

今年3月,马鞍山出台《关于全面融入南京的若干举措》,共26项措施,包括干部能力提升、产业协同、科创人才、规划对接和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社会事业等六方面。

“市县每年选派若干年轻干部赴南京跟班学习”“定期选派中小学、幼儿园校长(园长)、教师赴南京跟岗锻炼”“将融入对接南京工作情况纳入市委年度和月度考核”,这些操作属性极强、动员意图明显的举措,显示了我市融入南京的决心。

马鞍山融入南京,除了“跟班、跟岗、考核”之外,还体现在产业、科创和规划对接上。

例如,从产业创新协作上看,《马鞍山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提出,围绕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软件和生物医药等产业地标,支持浦口—和县、慈湖高新区—江宁滨江开发区等毗邻地区共建产业集群。

上下联动、统分结合,马鞍山与长三角的合作交流更顺畅。

区域市场建设更统一

今年6月,南京都市圈放心消费一体化协作会议暨“消保条例”宣贯会在马鞍山召开,都市圈成员城市出席。

区域市场一体化是全国统一大市场的突破口。近年来,我市积极与长三角城市共同探索区域消费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资本市场、技术与数据市场及人才市场一体化建设,在要素跨区域流动、市场监管、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加强合作。

2023年底,南京都市圈认证监管一体化协作机制活动举办,南京都市圈市场监管局的各成员单位共同签署了《南京都市圈认证监管一体化协作协议》。

协同推进南京都市圈城市认证监管一体化协作机制,建立南京都市圈认证监管成果共享信息互通机制,推动认证监管结果、行业发展成果互采互信。

作为南京都市圈的成员城市,我市签订了南京都市圈知识产权保护联盟合作协议,制定南京都市圈市场监管领域一体化工作要点,推进南京都市圈食品检验检疫等结果互认。

7月25日,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以下简称《计划》)有关情况。《计划》的一项重点任务就是加强长三角科技创新跨区域协同。

聚焦科技创新,马鞍山向来步伐坚定。2022年,我市出台了《马鞍山市支持“研发飞地”建设实施办法(试行)》,支持全市企业积极建设“研发飞地”。此外,马鞍山成为安徽省唯一长三角科技创新券通用通兑试点城市;组建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马鞍山创新服务驿站。

科技交流频繁了,各种事项办起来也更顺畅。我市设立“跨省通办”专窗,实现长三角地区125个高频事项“一网通办”,南京都市圈内200个高频事项全程网办、线下代收代办。

与长三角城市同向发力,要素和资源流动起来,区域市场建设按下“快进键”。

关键领域合作更深入

6月20日,宁马两地公安机关在和县召开工作推进会,共同发布《宁马市级公安政务服务事项一体化标准化办理清单》,共计28项市级公安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了审批一体化标准化。

这不是宁马两地公安首次“牵手”。去年2月,宁马两地公安机关携手实体化运作博望丹阳、和县乌江2个“两省一街”警务室政务服务窗口,共同向企业群众提供“户籍类、居住证类、证明类、业务咨询类”4大类12项公安政务服务,实现“进一扇门、办两省事”。

不同行政区划,为着同一件事双向奔赴,这在宁马交界处屡见不鲜。

生态环保方面,马鞍山与南京健全高效的联防联治协作机制。围绕《南京都市圈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框架协议(修订版)》,与南京合作签署《宁马跨界水体水污染联防联控合作协议》,进一步完善跨界水体污染防控合作机制。与南京市合作签署《石臼湖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框架协议》,共同维护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安全。

交通方面,马鞍山开通至南京7条跨省公交专线,建成使用宁和公交换乘中心、江宁-博望跨界一体化公交调度场、慈湖高新区界牌公交枢纽。

养老服务方面,马鞍山与南京市、上海长宁区签订养老服务合作协议,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获国务院督查激励。

教育方面,马鞍山与南京签订教育一体化合作协议,常态化选派中小学校长、干部赴南京等地挂职学习,引进江苏教育资源,共建南京市百家湖小学博望分校、和县南京明道学校。

医疗卫生服务方面,成立宁马两市医疗卫生合作委员会,推动本市医疗机构与南京鼓楼医院、南京中大医院等知名医院开展合作,落地合作项目45个,共建医联体7个,建成长三角名医工作室27个;挂牌江苏省人民医院战略合作医院、南京儿童医院和县分院。

一个个高水平体制机制的创新,一条条无界“新跑道”的建成,马鞍山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动能强劲。

(记者 王永霞)

[编辑: 吴傲飞 审核:王小明 戎小平 ]
分享到:
08/26 葛斌主持召开市政府第106次常务会议
08/27 从制造到智造的新跨越
08/26 用节约集约的笔触,勾勒发展的图景
如何在有限的土地资源条件下,通过科学规划和管理,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和效益,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如何在土地开发利用过程中,注重土地的保护和合理配置,避免浪费和低效使用? [详细]
08/26 工业母机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8月21日,在马鞍山万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生产秩序井然。作为马鞍山经开区智能装备产业园招大引强重点项目之一,万宇科技在这里建设“一基地两中心”项目。其中,“一基地”聚焦母机制造,建设智能化焊接成套设备和特种焊接智能化工业母机生产基地;“两中心”为有色金属结构件检测标准和设备研发推广中心、新能源轻量化技术创新中心,助力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项目2024年3月开工,目前,“两中心”已挂牌运营,“一基地”租赁的2栋厂房中,1号厂房已经投产,2号厂房设备陆续进场,计划9月底全部投产。 [详细]
08/26 首届“千字文杯”全国青少年书法大会圆满收官
8月25日,第三十六届马鞍山李白诗歌节之首届“千字文杯”全国青少年书法大会决赛在当涂县千字文书院举行,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120名参赛选手泼墨挥毫,决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 [详细]
08/26 锚定“三大”持续发力 乘势而上抢抓发展
“郑蒲港新区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结合新区实际谋划具体工作思路、举措和行动,紧盯目标、全力冲刺,坚定不移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推动新区高质量发展。”日前,郑蒲港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沙德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详细]
08/26 慈湖高新区举办“数智马鞍山”见行动数字化转型现场会
日前,慈湖高新区会同市工信局在马钢诚兴金属资源有限公司举办“数智马鞍山”见行动数字化转型现场会活动,园区中粮生物、马钢表面、天宇金属、申马机械等11家重点企业参与此次活动。 [详细]
相关新闻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