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虎”啦!来看看马鞍山的“老虎”们

来源:皖江在线 2022-02-04 14:09:07    责编:吴曲波 审核:戎小平 监制:王小明

今年是我国农历的虎年,“龙腾虎跃”、“如虎添翼”、“虎踞龙盘”,自古以来,虎一直是勇猛、吉祥、安全的象征。民间也有许多与虎有关的地名或事物。马鞍山日报社融媒体平台推出《2022,虎虎生威——寻找带“虎”字的地名或历史故事》,寻找隐藏在马鞍山市各个角落的有关虎的文物、地名,挖掘背后的趣味故事。

虎年到

就要来看“小老虎”!

首先看一看

马鞍山出土的虎文物

双虎头玉璜 

含山县凌家滩遗址出土

说起马鞍山的“虎”文物,最为久远的当属“新石器时代凌家滩文化双虎头玉璜”。该件“虎”文物外径为11.9厘米、内径和宽为15厘米、厚为0.5厘米、眼孔径为0.2厘米,是考古人员于1987年在第二次发掘我市含山县凌家滩遗址时出土的,现藏于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据了解,“新石器时代凌家滩文化双虎头玉璜”在出土时,位于墓主的胸部,系扁圆弧形,其色彩呈灰白,并伴有黄色沁斑。在璜的两端各浮雕虎首,是用阴线雕刻出的虎嘴和虎鼻,且以两面管钻孔为眼,面部为浅浮雕的虎耳、虎脑和虎吻部,在弯颈下还有三爪,将头颈与身腹部区别出来。璜上阴线花纹表现为虎身花纹,并且两面纹饰相同。

据考古专家介绍,此璜虎首形特征鲜明,神态逼真,显示了新石器时代人们对自然界动物形象的准确把握,以及对与虎这种勇猛动物的尊崇。

青釉虎子

东苑小区东吴墓出土

我们要说的第二件马鞍山“虎”文物是,现藏于市博物馆的“三国•吴青釉虎子”。该件文物长为22.4厘米、高为17.4厘米、口径6厘米,是考古人员于1996年在发掘我市东苑小区东吴墓时出土的。

我们经常在市博物馆里看到的青釉虎子,在展的就有五个,形态各异。虎子是六朝时期较为流行的一种生活用具。三国吴至西晋时期,虎子造型生动活泼,形似伏虎。东晋以后,逐渐演变成圆形,装饰风格趋于简单实用。

在东苑小区三国吴墓出土的这件青釉虎子,最具有三国吴时期虎子的典型特征。该件“虎”文物,其器身呈茧形,圆口方唇,堆塑刻划为虎首,鼻孔上仰,双目突出,两耳竖立,器背设圆条形提梁,后端贴细尾,两胁刻划羽翼,下塑4个蹲伏状的五趾虎足。

文物专家在鉴定该件“虎”文物时表示,这件青釉虎子通体施以青釉,不仅造型优美,而且纹饰精致,且融虎子的实用与美观于一体,是当时青釉虎子中一件难得的精品。

西汉铜四乳神兽博局纹镜

和县历阳镇大勤庄出土

第三件马鞍山“虎”文物——“西汉铜四乳神兽博局纹镜”。该件文物直径为14、厚为0.4厘米,2006年在我市和县历阳镇大勤庄出土,现藏于我市和县博物馆。

该件“西汉铜四乳神兽博局纹镜”,是在发掘西汉墓葬时出土的。在出土时,此镜完整无锈蚀,且包浆完好。在镜的背面纹饰,由内及外分为中心、主纹、边纹和缘纹等四区,中心区附有圆钮机柿蒂纹座,在座的四周饰有双线方形框。同时,中心区以博局纹为框架,在内方形框对角处饰由四乳丁纹,而在博局中纹饰分为主纹和地纹,且主纹与地纹相互成对称四组,分别为青龙、白虎、朱雀、羽人和瑞兽等八个神兽形象。

另外,主纹区外边纹区为一圈斜射线纹。缘纹区则分内、外缘,内缘中还饰一周双线锯齿纹和点状纹,外缘素平。

白虎画像石

三国朱然家族墓地博物馆

东汉 青龙朱雀白虎图
西汉 白虎图

在朱然文化公园里,有着众多的汉画像石,整个三国朱然家族墓地博物馆里珍藏了100多块汉画像石,其中就有东汉的青龙朱雀白虎图、西汉的白虎图。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是代表着四方之物,与宇宙有关。汉代人追求“视死如生”,汉代人对于死后进入极乐世界是必然的,但是需要通过一些媒介来实现,因此,此四神大量出现在汉画像石中。

看完这些

年纪比我们还大的“小老虎”

你最喜欢哪一只呢?


看完文物“小老虎” 

我们再来听听马鞍山

“虎”的地名故事

我们马鞍山虽然没有老虎,却有许多与“虎”有关的地名,如含山县的老虎尾、虎山、白虎咀村、卧虎山、卧虎村和卧虎林场,和县的戴虎山、白虎台,当涂县的虎塘、老虎墩、老虎闸和老虎港,花山区的虎头山,博望区的老虎山和老虎头等。

马鞍山有关“虎”的地名来历,有什么好听的民间传说故事呢?一起来听一听吧。

卧虎村的故事

卧虎村属林头镇,位于镇西北的尖山脚下,北邻清溪镇,西北隔清溪河与巢潮亚父相望有12户居民,辖18个居民点。

在卧虎村境内有一小山坡,长约1000米,宽约300余米,形似一个俯卧的老虎,当地百姓称为卧虎山,在虎头位置坐落着个较大的村庄——蛮金村,蛮金村有270多户,绝大部分都姓金,人口近千人。

据金氏家谱记载,金氏从江西移至林头已有500多年历史,人丁兴旺,发展至今约有近万人。宗族堂号为‘敦本堂”。所居之地环山绕水,乃卧虎形地,村中老大门(义门)还配有古制虎牙,“卧虎”之名由此而来。后期在“卧虎山”的山尾处,还住了十几户人家,称之老虎尾(也以金姓为主)。

“二虎山”的由来

位于我市当涂姑孰城西南30里的天门山,是东梁山和江北的西梁山合称,当地百姓又称它为二虎山。关于二虎山的由来,民间至今仍流传着一个美丽而感人的故事。

据说在很久以前,姑孰之地还没有长江,只是一片平原和一处处原始森林。由于人类滥砍滥发,森林逐渐减少,狮子、老虎、大象和熊等一些大型动物只得背井离乡,到别处求生。突然有一天,这里来了一群气势汹汹的黑狼占地为王。这些黑狼既凶残又狡猾,常常结伙出没在附近村落,先是拖鸡咬鸭,后来发展到吃猪咬牛,甚至有时天没黑就出动,越来越放肆,既不怕猎狗,也不上圈套。当地百姓对它们恨之入骨,就在吃剩的鸡身上抹毒药,而机敏异常的黑狼不仅不上当,还叼着有毒的鸡窜到别村扔下,结果毒死了别村的家狗。

就在这些黑狼闹得民不聊生时,从北方来了两只威风凛凛的老虎,追杀黑狼。老虎为什么要追杀黑狼呢?据说是两只老虎路过此地时,猎获了一只野猪,还没好好享受就被黑狼偷吃了,把百兽之王老虎给惹火。两只老虎觉得尊严受到挑战。因而拼命追杀它们。老虎凭借嗅觉寻找黑狼,见到一只撕咬一只,很快就把黑狼咬死了大半。剩下的黑狼仓皇躲进山林,不敢再轻易出动。

两只老虎对村里的人畜很友好,从不伤害。百姓见了它们也不怕,打心里表示感激。乡亲们说是上天派来了两只为民除害的虎,有的人还给老虎肉食吃。从此,两只老虎形影不离,日夜守候在黑狼出没的洞口。有时黑狼饿极了,就冒险冲出洞口,一跑出洞口,老虎就扑上去将它们咬死。一天夜里,就在老虎追杀剩下的一条黑狼首领时,突然雷闪电鸣,大雨倾盆。刹那间,洪流一泻千里,将二虎冲散,虽拼命嚎叫,却只闻其声不见身。

大雨一连下了几天几夜,奔流的洪水在姑孰大地冲刷出一条深深的河道,那便是今日的长江。那只雄虎留在了江南,雌虎则留在了江北,隔江相望却不能相聚。两只虎谁也不愿离开,就苦苦等候。

滚滚长江之水不会会枯竭。两只老虎就日夜相互对视,既不吃也不喝,不时发出惊心动魄的呼啸声。日子久了,两个老虎灵性耗尽,渐渐化成两座山,便是今天的东梁山和西梁山。这二虎山成了当地人们心中爱情永恒的化身。

“老虎石”的传说

唐代大诗人李白喜爱当涂,一是仰慕著名诗人谢朓,二是欣赏大青山的优美景色,还有就是喜欢喝当涂百姓酿的酒。每次来当涂,他都要在大青山脚下的街上小住几日,吟诗品酒,与当地的百姓结下了深厚情谊。

话说有一次,李白一大早到大青山谢公祠,天快黑了也没有回到青山街上来。青山街上的后生们争先恐后地带上菜肴,背着自己酿的酒,一路小跑往山上赶。大家都知道李白喝酒是海量,喝得越多诗歌就写得越好。

后生们走到半道上,就遇见了李白和他的几位诗友正往青山街上走。看到后生们带来这么多酒菜,李白十分感动并指着天上的月亮说,今晚的月亮特别亮,就在此饮酒赏月吧。后生们都说好。大家在山上找了一块平地,拿出酒菜就畅饮起来。

李白喝完一杯又一杯,精神越喝越振奋,大家喝着聊着,月亮不知不觉就升到了半空。忽然,山林深处传来一阵狼的吼叫声。有人说,最近不知从哪跑来一只大老虎,好像来寻个什么东西。青山有几只狼不知天高地厚,合伙袭击老虎,结果却被老虎一连几天咬死了十几只。李白听后哈哈大笑,这山上哪来的虎?就算有老虎来,有我在也不用怕。

李白见大家都要回去,也就没有勉强。快走到山下时,又是一阵狼的吼叫声,那叫声很凄惨,好像是被追击得无路可逃。过了一会,山上又传来一阵婴儿的啼哭声。李白定神听了听说,好像有孩子在呼救。于是,他转身就要往山上跑。

大家拦住李白说,山上有狼有虎,甚是凶险去不得。李白手摸佩剑说,那虎狼奈我不得,救人要紧。李白说完就要往山上跑。李白这一跑,大家只好不回家了。尽管大多数人醉眼朦胧,但都跌跌撞撞地跟在李白后面……忽然,一只大虎从树林中蹿出来,拦在山道中央,张开了血盆大嘴。大家吓得连退几步,唯有李白拔出佩剑冲向老虎,在场的人都惊恐得晕倒了。第二天早上,上山砍柴的人发现山道上横七竖八躺了好多人,发现大多是村上的后生,就上前叫醒他们。后生们醒来后十分悲痛,个个都说李白被老虎吃了。

随后,砍柴人又发现一个人伏在一块大石头上呼呼大睡。他上前推醒他,此人就是李白。众人惊喜万分,又惊奇不已,让大家更为惊奇的是,李白睡的这块石头酷似一只老虎。李白说自己猛追那老虎,老虎累趴下了,自己就趴在老虎身上睡着了。从那以后,这青山街上的酒店都改了名,有的叫太白酒家,有的叫青莲酒馆等。青山街上酿酒的人也越来越多,都把最好的酒送给李白喝。

策划 陈希颖 记者 谈恒成 储灿林 廖岚钧

通讯员 李辉辉